第一卷 第10章 赵副部长的震撼:一年至少节省七百吨铜 (第2/3页)
以为加工这种材料会很难,但没想到居然这么简单。
这的确是刘厂长的错觉。
龙国在历史上于52年从苏熊引进这种覆铜钢子弹生产技术,但是直到57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期间经历了5年的时间来吃透这项技术。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项技术并不简单,只是秦风的存在让龙国跳过了吃透技术的步骤,直接进入到生产程序当中。
所以才会让刘厂长觉得很简单。
基材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子弹加工的过程。
而在加工的过程当中,秦风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51厂的管理问题。
想要进一步提高子弹的合格率,工厂管理体系必须要改革和完善,他也已经有了思路。
他并没有马上指出,而是继续进行观察。
子弹在经过了冲压、热处理、机械加工、组装后,最终成型。
秦风从箱子当中拿起一枚新式子弹看了起来,同时拿出一颗进口的M43型子弹进行对比
这种子弹和苏熊的M43型枪弹在样式上并没有任何区别,唯一区别就是子弹颜色不一样。
现在的M43型枪弹采用的是电镀黄铜工艺生产,覆铜钢材料生产的M43型枪弹要在52年后才大规模生产。
所以M43型枪弹颜色更深一些,51厂产的子弹颜色略浅,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这就是覆铜钢子弹——”
刘厂长拿起了一枚子弹仔细端详了起来,连连赞叹道:“太不可思议了,没想到居然另辟蹊径,解决了黄铜材料不足的问题。
这种新式子弹算下来的话,成本至少是黄铜子弹的五分之一。”
随即看向了秦风,眼神当中多了一分敬重和佩服。
因为这一切都是这位新来的秦局带来的。
“秦局,我想将这个好消息通报给李局长,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这时的李局长正在老领导赵副部长的办公室当中。
他一来是来道别。
晚上他就要乘坐火车返回沈阳城了。
二来是帮秦风领一枚勋章。
这是一枚二等功勋章。
秦风刚刚在东北工作,就解决了军队制式步枪的问题,而且还是当前最先进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
我党向来都是赏罚分明。
这个功绩获得一枚二等功勋章绰绰有余。
当李局长刚刚回到招待所,准备收拾东西走人的时候,招待员就叫他去接了一通电话。
听到电话上的内容后,李局长的表情极为精彩。
放下电话后,李局长愣了良久,这才放下电话苦笑道:“看来得把火车票给退了。”
随即李局长又来到了赵副部长的办公室。
赵副部长看到李局长的时候,奇怪道:“你不是晚上要回沈阳吗?再不去火车站的话,就要赶不上趟了。”
李局长来到领导桌前坐下,脸上带着笑容道:“我明天再回去,这个时候过来是想和领导通报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你说!”
赵副部长连忙放下手中的钢笔,做出了一副倾听的姿态。
李局长深吸一口道:“51厂的刘国华给我打了一通电话,他们生产了一种新式子弹。
这种子弹叫做覆铜钢子弹,具体怎么做的没细说。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