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八年级的“分科”焦虑 (第1/3页)
第十章八年级的“分科”焦虑
九月的风总带着点磨人的热,像没散尽的夏末余温,裹着粉笔灰吹进教室。林晓雨盯着摊在桌上的物理卷子,指尖无意识地抠着草稿纸的边缘——那纸已经被她揉得发皱,又勉强展平,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受力分析图,“F=ma”的公式被划了又改,最后索性用橡皮擦得发黑,只留下一团模糊的铅印,像块解不开的疙瘩。
教室顶上的吊扇转得慢悠悠,扇叶上积的粉笔灰偶尔掉下来,落在卷子的“浮力”章节标题上。林晓雨伸手拂去,指尖沾了点白,她盯着那点白灰发愣——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做这张卷子了,可最后一道浮力题还是没算出答案,连“ρ液gV排”里的“ρ”(密度),她都总写成拼音“rou”,被物理老师圈出来,旁边写着“公式要记准,符号别乱换”。
“又在跟物理较劲呢?”苏晴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带着点笑意。她把刚买的冰镇橘子汽水放在林晓雨桌角,瓶身凝的水珠滴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刚才看你对着卷子皱眉头,都快把眉毛拧成麻花了。”
林晓雨抬头,看到苏晴手里也拿着一张物理卷子,上面画着几个红色的对勾,最后一道浮力题旁边还写着“思路清晰”。她有点羡慕,又有点沮丧:“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一块铁放进水里会沉,做成船就会浮?还有那个密度,怎么算都算不对。”
苏晴在她旁边坐下,把汽水拧开,“啵”的一声响,橘子味的气泡冒出来。她拿起林晓雨的草稿纸,指着上面的受力分析图:“你看,你把重力和浮力的方向画反了。其实物理很简单,就像我们喝汽水——你用吸管喝,是不是要用力吸?这就是压强呀!”
她从笔袋里掏出一根奶茶吸管,又拿出两个空的汽水罐:“你看,把吸管插进一个罐里,用力捏另一个罐,空气会把汽水推到吸管里,这就是大气压的作用。浮力也一样,海水里有盐,密度比淡水大,所以暑假我们在海边看到的浪花,能把贝壳推上岸,就是因为浮力够大呀!”
林晓雨盯着吸管和汽水罐,突然想起暑假在海边的场景——海浪一层一层冲上来,把她捡的贝壳卷到脚边,当时她还觉得是海浪“力气大”,原来这就是物理书里说的浮力。她拿起笔,在草稿纸的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浪花,旁边写着“F浮=海浪的力气”,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了点。
“其实物理就是生活里的小魔术,”苏晴把自己的物理笔记本推过来,封面上贴着个草莓贴纸,翻开第一页,不是公式,而是一行彩色的字:“物理=看得见的道理”,下面画着一盏台灯,旁边标着“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