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烟卷初制:贵族争购辟财源 (第1/3页)
雪魄酒的名声如同它的酒劲一样,又冲又猛,迅速在长江中游的富贵圈子里传开了。赵磊在武昌的商栈门槛都快被踏破,各路达官显贵、豪商巨贾都派人来问,就为了多弄几坛那刻着白虎纹、喝着够劲的“雪魄酒”。银钱和急需的物资,顺着这条新辟的商路,哗哗地流向了施南府。
府库前所未有的充盈,向拯民却并没有满足。他知道,养军队、搞建设、兴学堂,就是个无底洞,再多钱投进去也听不见多大响动。而且,雪魄酒产量受限于基酒和工艺,无法无限扩大。他需要开辟新的、稳定的财源。
这天,他带着覃玉在府城外的流民安置区视察。经过几个月的以工代赈和均田分地,这里已经不再是当初那片死气沉沉的窝棚区,而是出现了成片的、虽然简陋但足够遮风避雨的土坯房,房前屋后还开垦出了小小的菜园。一些老人坐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烟雾缭绕。
向拯民的目光,落在了那些旱烟袋上。他心中微微一动。
烟草这东西,明朝中后期已经从吕宋(菲律宾)传入中国,被称为“淡巴菰”或“相思草”,在南方一些地区已有种植,但吸食方式还很原始,主要是用烟袋锅。而且,传播范围主要局限于少数士大夫和沿海地区。
鄂西山区气候湿润,其实很适合种植烟草。向拯民之前就注意到,有些山民会在屋前屋后零星种上几棵,自己晒干了用烟袋抽。
“覃姑娘,你看这烟草……”向拯民指着那些抽烟的老人,“如果我们把它改进一下,做成更方便、更……有格调的样子,是不是也能像雪魄酒一样,成为一门好生意?”
覃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聪慧如她,立刻明白了向拯民的意思。她微微蹙眉:“烟草?此物据说能提神,但也有人说耗神损气,并非必需品。而且,吸食起来烟雾腾腾,颇为不雅,如何能像酒一样……”
“如果我们换种方式呢?”向拯民打断她,随手从旁边记录用的粗糙纸张上撕下一条,又从一个老农那里要了一小撮切得细细的烟丝,笨拙地卷了起来,最后用米浆粘合,做成了一支歪歪扭扭的、后世俗称的“卷烟”。
他当然没抽,只是拿在手里展示:“你看,这样是不是方便多了?不用带烟袋锅,不用找火石,随身携带,想抽的时候,用我们的火柴一点就行。而且,这纸卷着,显得……干净些?”
覃玉看着那根小小的纸卷,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是个极其敏锐的人,立刻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