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风尘烟雨 > 第三十九章 茅山遇道 观前窥看

第三十九章 茅山遇道 观前窥看

    第三十九章 茅山遇道 观前窥看 (第2/3页)

小小少年,剑道高深剑心自然。讨论中很快就来到了茅山派的山门前。

    此地结构甚为奇特,若是依上山石阶的去势看,无论如何也猜想不到此处山腰间竟有如此开阔的一片平地,便如将绵延的山势硬生生地隔断。

    张珺雅望去,只见断崖,密林,山谷,河流,构成此地的独特。配上宏伟大气的宫、殿、观、阁,可谓是如仙境一样。

    山门前有十几个道人,三三两两在一起有说有笑,或站或坐,很是自在逍遥。

    当看到二人时候,都肃然闲了起来,警惕的看着二人。

    为首的一位三十左右的道人一脸疑惑警惕的神色,问道:“什么人,来我茅山何事?”

    登云子王雨上前,稽首施礼,说道:“道友请了,小道登云子王雨前来求见掌门许道长。”

    为首道人瞧了瞧二人,心说:“这两个人什么来路。不会是和山上的那些人一伙的吧,我还是先问一个明白好,免得对我师门不利。”

    想到这里,这道人稽首回礼:“不知二位求见我们掌门为了何事。”

    张珺雅躬身抱拳施礼,说道:“在下天云宗张珺雅特来拜见许掌门有事相求。”

    天云宗,这三个字,江湖人皆有耳闻。茅山道士们也都听过,为首道人说道:“原来是天云宗的高徒,可是我们掌门今日谢客。二位还是改日再来吧!”

    登云子王雨施礼问道:“为何?”

    为首道人有些难言的模样,随口说道:“哦,掌门闭关,要过些日子才可……。”

    话音未落,就见山门外尘土飞扬,十几匹快马,飞奔而来。速度极快,根本就没有想要停下,为首的是两匹健硕的黄鬃马,马上端坐两个年轻的蒙古汉子。身后是腰横弯刀的勇士,这些人毫无顾忌,闯了过来。

    为首道人见了叫道:“茅山重地不得擅自闯入,停下……。”

    可这些人根本视如妄闻,那两个蒙古汉子,抡起马鞭,不论分说,就打了下来。

    这些道士见了不敢招惹,纷纷避开,嘴里喊着:“是胡人,胡人来了,快跑!”

    “哎呀……”

    “不要拦……”

    “快去禀报主事……。”,

    这些道士一下子乱了起来,这时那两匹马跃过山门,直奔山上而去。紧随其后的勇士高声叫好,耀武扬威。

    登云子王雨伸手拉了一下张珺雅的衣袖,说道:“想必山上发生了什么大事情,我们去看看”。说了拉了一把还在原地站着的张珺雅,说道“走啊!”

    张珺雅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登云子王雨拉着,趁乱跑进山门,二人施展轻功,踏雪无痕,只见两道身影穿梭,眨眼间,不见了影踪。

    但二人再一次出现时,已经来到了山腰处的茅山派上清宗坛。二人隐在林中,偷眼观瞧,就见道观门前,围拢了好多人,这些人鱼龙混杂,有官门中人,有江湖人,还有几个西域人,一个个高矮胖瘦,英俊丑陋,个个模样鲜明。

    道观门前更是有三十几名道士,手持棍棒,立目横眉,护住大门,双方对峙,气氛异常微妙。

    登云子王雨用手一指,兴奋的说道:“张公子那个坐在门口平台之上的老道人便是茅山派的掌门许轻舟,道号:正英。据说这位老道长武艺高强,医术精湛,还会法术,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厉害的很,就是如今的江南三山符箓道教教主张宗演张天师见了他也要礼让三分。只是他老人家不在观中坐在门口……是不是有点……。”

    张珺雅不惊不喜的说道:“张天师的名头自然晓得,只是未曾见过,不过我师叔对我提起过,说张天师天资聪颖,而且武艺高强,尤其剑法了得。”说着看向老道人,果然仙风道骨,年纪不知其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神仙一般的气质,盘膝而坐,闭目养神,浑然于天地之间,感受造化自然。

    登云子王雨好奇的问道:“不知张公子的师叔是天云宗哪一位高人?”

    张珺雅也没有隐瞒,说道:“我师叔是公孙龙雀。”

    当张珺雅说出自己师叔的名字后,再看登云子王雨那眼睛都要惊出来了,声音都有些变了,说道:“你师叔就是“剑圣”公孙龙雀?”

    张珺雅点头说道:“对,公孙龙雀是我师叔。”

    “难怪张公子剑法了得,看来是得到了真传。”登云子说着一脸的羡慕,心情复杂,也很开心羡慕却无嫉妒。

    且不说二人交谈,再说道观门前,双方对立,势如水火,就见方才闯山门的那一伙人也来到了道观门前,这些人的到来似乎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其中有人叫道:“是阿速台王子和辨都王子。”

    “终于来了,看这老道还怎么猖狂。”

    “这回有好戏看了,茅山派一直都恃强凌弱,今天让他也知道知道厉害。”

    众人七嘴八舌,当两匹马来至,这些人俯首称臣,一个个毕恭毕敬,马上二人翻身下马,在前的是阿速台,跟随的是辨都。

    这二人都是当今胡元皇帝忽必烈兄长的儿子,也就是被传言杀死的蒙哥大汗的次子和五子。这次是奉了忽必烈的旨意前来茅山,索要茅山派的镇宫之宝“回天珠”救皇太子真金的性命。皇太子真金体弱多病,近来身体不适,忽必烈也不知道听了谁的话,说茅山有宝物“回天珠”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去除百病,延年益寿。

    于是就派阿速台,辨都,精挑细选了一批网罗的江湖高手,特令领江南三山教主正一教的张宗演辅佐二位王子,确保事情顺利。张宗演不愿趟这浑水,便假意不在山上游云去了,便推给了灵宝派的当家人刘道真。刘道真素来与茅山派有些恩怨,这一次看到了报仇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便带着人名义保护二位王子安全,实则就是想借机打压茅山派,夺回灵宝派的地位。

    书归正文,单说阿速台抬眼看向道观门前,茅山弟子持棍仗剑,门前盘膝打坐一位老道长。

    这老道任凭繁杂叫嚣,仍是保持着闭目养神,入定坐姿,巍然不动,双目紧闭。

    “仙翁就是茅山的许仙人吧?”阿速台声音粗矿说道。

    闻言的许轻舟道长,猛然间睁开双目,目光如电,令人生畏,狠狠盯着这群人,心里百感交集,若不是因为年事已高,加上道人清规戒律,估算早都将害自己国破家亡的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