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风尘烟雨 > 第一百零四章 苍狼野心 与虎谋皮

第一百零四章 苍狼野心 与虎谋皮

    第一百零四章 苍狼野心 与虎谋皮 (第2/3页)

道:“都到齐了,拖黑阿台说说吧,乃颜大王又有什么计划?”

    胜纳合儿也应和说道:“是啊!我们接到了乃颜汗王的书信,从各自封地来此,我们来了就是认同的,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此时作为乃颜特使的拖黑阿台环视了一下各路王公施礼说道:“我深感荣幸的成为乃颜汗王的特使,来接待各位王爷大人。这次邀请诸位前来就是要共商大计。”

    哈丹秃鲁干一身酒气,脸色红润,络腮胡上还有残留的酒水,不耐烦的说道:“拖黑阿台直接说,我不喜欢那么客套。你就说怎么干就好了。”

    拖黑阿台说道:“哈丹大王不要急。咱们要将事情说透,要不然出师无名不是?”随即沉默片刻,继而说道:“各位王爷都是太祖苗裔宗亲,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然而我们现在却处处被排挤。”

    说着拖黑阿台将声音提高,说道:“我奉乃颜汗王令宣布不再做忽必烈的臣属。乃颜大王说当年咱们拥护忽必烈登基曾经有许诺,可多少年来,以父王塔察儿为首的“东道诸王”一直是忽必烈的坚定拥护者,并肩讨伐阿里不哥、跟随大军灭亡宋国、抗击海都。可是如今我们东道诸王又得到了什么?他忽必烈对我们虎视眈眈,除之后快,听说忽必烈派自己的儿子那木罕来到北地,还封那木罕为北安王。这很明显就是要架空我们,所以乃颜大王要向忽必烈举起大旗。诸位都是一方诸侯,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用命换来的等地。忽必烈要出尔反尔难道你们都要坐以待毙?”

    拖黑阿台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愤然,因为这是关于自己家族和子孙的大事,当年太祖铁木真是有承诺的,而且忽必烈也答应过当年争夺皇位的诸王利益。因为利益才会有选择,而如今利益要被剥夺他们又怎么会甘心。

    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胜纳合儿,一拍座椅说道:“我早就不耐烦了。当年我们支持他坐上了帝位,可如今却要把我们的封地剥夺。那就不要怪我们无情。我看咱们应给去联合海都等西道诸王,我们来一个左右夹击干掉忽必烈。前不久我还接到了海都使者的书信邀我前去共商大计。”

    拖黑阿台也说道:“胜纳合儿说的是,忽必烈和海都之间的争斗正是我们的机会。乃颜大王的意思就是来一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趁此机会各位王爷可以联合起来,守护好我们的封地,绝不能让忽必烈得逞。”

    失都儿沉吟片刻,心里盘算一番,说道:“可是我们的力量……不要忘了忽必烈的实力,而且他手下能臣干吏大将可比比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能轻举妄动。对了,忽必烈不是派那木罕来此了吗?那我们不如小试牛刀先从他下手……。”

    “好,中原人有句话叫杀鸡给猴看。让忽必烈知道知道咱们东道诸王可不是好欺负的。他背信弃义那就不要怪我们心狠手辣。”胜纳合儿站起身,气势很足的说道。

    哈丹秃鲁干拍手说“对,那木罕来到咱们的地盘那咱们就给他点乐趣尝尝。我手下又一位高手可以派他去给那木罕一个警告。”

    胜纳合儿应声说道:“好,压一压忽必烈的气势。他不要以为咱们是夹着尾巴的狗很好欺负。待宰的羔羊也会凶猛的反击。”

    这些人在此商议如何对付忽必烈,可他们不知道在暗处有一双眼睛和耳朵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笑,暗道:“果然不出大人所料。他们这是想要造反。我要将这件事马上呈报给大人。”

    于此同时,离开大都约有五日的大元皇帝忽必烈乘坐豪华的撵车在龙虎卫军队的护卫下沿着官道向北而行。

    如今的忽必烈登基十余年,经历了多少波折,脸上写满了岁月,龙眉虎眉间,那帝王的威严一目了然。可此时的忽必烈却仿佛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回想到当年的一幕一幕,内心深处更是感慨万千。

    回想当年,忽必烈还只是一个宗王,自己的兄长蒙哥作为了大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在蒙古贵族的拥戴下登上蒙古汗位,便任命弟弟忽必烈总领漠南。

    这才开启了忽必烈的不凡人生,乃至成就了今天的大元帝国的开创者。当年总领漠南他选择了桓州与抚州之间的金莲川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于是便开始了他的“金莲川幕府”时代,

    十多年过去,今天走在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内心悲喜交加。这里原名叫曷里浒东川。是前朝金世宗到这里避暑,发现此地金莲花一望无际,甚是美轮美奂。

    可谓是“一望遍地,金色灿然”,便以“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命名命名为金莲川。

    金莲川是一条南北走向蜿蜒曲折的狭长地带,是契丹人与女真人的避暑之地,每逢夏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开满了色泽富丽的金莲花。有诗人曾赞叹道:仙葩生朔漠,当暑发其英。色映金沙丽,香芬玉井清。倚风无俗艳,含露有新荣。试植天池侧,芙蕖敢擅名。

    当然忽必烈选择金莲川,并不是一时兴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加上大师刘秉忠亲自堪舆,所以忽必烈决定在此。还有就是这里北可以连接蒙古本土,南下据金中都很近,是游牧与农耕的接壤地带。这里又是东道诸王的领地,又是当年木华黎经济中原“五投下”的封地,同时又是最早归附成吉思汗的契丹人耶律阿海与耶律秃花的家乡,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利于忽必烈的统治。所以对忽必烈总领漠南乃至后来缔造大元帝囯,产生深远的影响。

    幕府侍臣中聚集了刘秉忠、赵璧、王鹗等一大批中州精英,大略分为以刘秉忠为首的邢州术数群;以窦默、姚枢、许衡三人为首的理学派;以金末状元王鹗为领袖的金源文学派,有著名的徐世隆、宋子贞等人;以善于理财的郝经、赵璧为首的经邦理财群。

    同时还有吐蕃撒加派高僧八思巴、禅宗僧人海云、道教萧公弼道长等等。

    忽必烈身边还有一伙军事人才,所谓的王府宿卫,如廉希宪,董文用兄弟、阿里海牙、文武才兼备的商挺等人杰。

    忽必烈也十分注重与汉地世侯的关系,又依托木华黎之孙霸突鲁、弘吉剌斡陈驸马、纳陈驸马兄弟等人的实力。木华黎之孙霸突鲁曾因驻兵劝忽必烈道:“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地,非燕不可。”霸突鲁的话恰恰是祖孙三代经营汉地得出的经验。

    一幕一幕,一段一段往事让浮现在眼前,可如今物是人非,很多幕僚文臣武将都已经故去或者不在过问朝堂之事。忽必烈内心深处还是不舍却又明白,身为帝王有太多的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