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燕园秋意与师大桂香 (第1/3页)
北京的九月,褪去了盛夏的燥热,风里裹着淡淡的桂花香,吹得人心头发痒。王剑和叶菲拎着沉甸甸的行李箱,站在北京西站的广场上,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高耸入云的高楼,还有远处隐约可见的天安门轮廓,一时竟有些恍惚 —— 几天前还在县城的田埂上帮父母收玉米,如今却站在了这座无数人向往的城市,即将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
“先去你学校报到吧?” 叶菲仰头看着王剑,眼里满是期待。清华大学在海淀区,北京师范大学离得不算远,坐公交大概四十分钟。王剑点点头,伸手帮叶菲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好,先送你去师大,我再回清华。”
两人跟着导航找到公交站,刚上公交车,就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给他们让座。“小伙子小姑娘,看你们拎着行李箱,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吧?” 老奶奶笑着问,“哪个学校的呀?” 叶菲腼腆地回答:“奶奶,我是北师大的,他是清华的。” 老奶奶眼睛一亮:“哎哟,都是好学校!以后肯定有出息!”
一路上,老奶奶跟他们聊起北京的秋天,说颐和园的枫叶要红了,香山的红叶再过阵子也该开了,还叮嘱他们有空一定要去看看。王剑和叶菲认真听着,偶尔点点头,心里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四十分钟后,公交车稳稳地停在北师大东门。校门口挂着 “欢迎 2003 级新同学” 的红色横幅,穿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学长学姐举着指引牌,热情地迎上来:“同学你好!是来报到的吗?哪个学院的呀?” 叶菲连忙说:“我是教育学部的,叶菲。”
“教育学部的呀!跟我来,我带你们去报到点!” 一位扎着马尾、笑容爽朗的学姐接过叶菲的行李箱,边走边跟他们介绍校园:“前面那栋红房子是主楼,咱们教育学部的报到点就在主楼一层。校园里的桂花都开了,你们闻,可香了!”
果然,风里的桂花香越来越浓,顺着石板路往前走,路边的桂花树上缀满了细碎的金黄色小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叶菲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对着桂花树拍照,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这里也太好看了吧!比咱们县城的公园还美。”
王剑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他拿出自己的手机,悄悄给叶菲拍了张照片 —— 照片里,叶菲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站在桂花树下,阳光落在她的发梢,连睫毛都透着光。
报到的流程很顺利,学长学姐帮叶菲登记信息、领取校园卡和军训服,还贴心地给了她一张校园地图,标注好了宿舍、食堂、教学楼的位置。叶菲的宿舍在公主楼,四人间,上床下桌,带独立阳台。她的三个室友已经到了,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四川,还有一个来自新疆,大家见了面都很热情,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那我先去清华报到了,晚上给你打电话。” 王剑帮叶菲把行李箱放进衣柜,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开。叶菲送他到宿舍楼下,看着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桂花树下,心里竟有些小小的失落 —— 这是他们认识以来,第一次分开住,以后见面就要靠公交和地铁了。
从北师大到清华,王剑坐了半小时公交。刚走到清华东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 古朴的二校门矗立在阳光下,白色的石柱上刻着 “清华园” 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口挤满了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穿着蓝色志愿者服装的学长学姐忙前忙后,热情地指引方向。
“同学你好!是计算机系的吗?” 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学长迎上来,接过王剑的行李箱,“我是计算机系的大三学长,跟我来,我带你去报到。” 一路上,学长跟王剑介绍清华的历史,说二校门是清华的标志性建筑,还有荷塘月色、近春园这些有名的景点,还调侃说 “清华的男生多,找对象可得抓紧”。
王剑的宿舍在紫荆公寓,四人间,条件比他想象中好很多,有独立卫生间和热水,还有空调。他的三个室友都是计算机系的,一个来自广东,叫陈阳,性格开朗,说话带着浓浓的广东口音;一个来自陕西,叫李哲,戴着厚厚的眼镜,看起来很文静;还有一个来自黑龙江,叫王浩,个子高大,说话直爽,一见面就跟王剑称兄道弟。
“兄弟,你也是农村来的?” 王浩拍着王剑的肩膀问。王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