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研讨绽彩传理念 (第1/3页)
第五章:研讨绽彩传理念,项目攻坚破瓶颈,山乡赴约盼新程
周日上午的柏林,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街道上,给古老的建筑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王剑送念菲和陈默到研讨会会场门口时,门口已经站满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大家手里拿着资料袋,三三两两地交流着,空气中弥漫着专注而热烈的氛围。
“别紧张,就像平时跟同事分享经验一样就好。” 王剑拍了拍念菲的肩膀,目光里满是鼓励。他看到念菲攥着资料夹的手指微微发白,知道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 这是她第一次在国际研讨会上做分享,难免会紧张。
念菲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爸,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准备得很充分。” 她转头看向陈默,陈默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轻声说:“加油,我在下面看着你。”
看着两人走进会场的背影,王剑才转身离开。他没有直接回公寓,而是去了公司 —— 昨天国内教育机构发来的用户测试反馈已经到了,他想趁着周末把反馈整理出来,周一跟马丁和团队讨论。
走进空荡荡的办公室,王剑打开电脑,屏幕上很快跳出了密密麻麻的反馈数据。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时不时停下来思考 —— 从反馈来看,中国家长和老师对色彩丰富、功能清晰的界面接受度更高,有 80% 的家长表示 “这样的界面能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学习”,还有 75% 的老师认为 “明确的功能按钮能节省教学时间”。这些数据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也更坚定了他之前的想法。
整理完反馈,已经是中午了。王剑拿出手机,想给念菲发个消息问问研讨会的情况,却看到叶菲先发来一条视频请求。他赶紧接起,屏幕里出现了叶菲收拾行李的身影,她面前的行李箱里放着几件冲锋衣和运动鞋,还有一个装满常用药品的小袋子。
“菲儿,在忙呢?” 王剑笑着说。
“是啊,明天就要去贵州了,得把东西收拾好。” 叶菲把一瓶晕车药放进箱子里,“山区路不好走,怕到时候晕车。对了,念菲的研讨会怎么样了?她有没有紧张?”
“应该还好,我早上送她去的时候,陈默陪着她呢。” 王剑把整理好的用户测试反馈截图发给叶菲,“你看,咱们之前担心的产品界面问题,现在有答案了,中国用户更倾向于色彩丰富的设计,马丁应该会认可这个结果。”
叶菲看着截图,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我就说你的想法是对的。跨文化协作就是这样,得让对方看到真实的需求,才能达成共识。” 她顿了顿,又说:“对了,我昨天跟村长通电话,他说孩子们知道我们要带新设备过去,都特别开心,有的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小礼物,说要送给我们。”
王剑想象着孩子们期待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那你们到了之后,多拍点照片和视频,让我也看看孩子们的笑脸。”
挂了电话,王剑去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个三明治当午饭。吃午饭的时候,他收到了念菲发来的消息,只有短短一句话:“爸,我分享完了,反应特别好!” 后面还跟了一个开心的表情。王剑笑着回复:“真棒!晚上咱们去吃你想吃的那家意大利面,好好庆祝一下。”
下午,王剑留在办公室,把用户测试反馈做成了详细的 PPT,还特意加入了几个中国家长的真实案例 —— 有位家长说 “孩子以前不爱学英语,看到这个色彩鲜艳的界面,每天都主动打开平板学习”,还有位老师分享 “功能按钮清晰,上课的时候不用花时间找功能,能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他觉得这些真实的故事,比冰冷的数据更能打动马丁。
傍晚的时候,念菲和陈默回来了。念菲一进门就兴奋地拉着王剑的胳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爸!今天的研讨会太有意思了!我分享完游戏化教学的案例后,好多老师都来跟我交流,还有一位柏林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说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设计游戏,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陈默在一旁补充道:“念菲今天表现特别好,思路特别清晰,很多老师都夸她有想法。有位来自法国的教授还问她要不要考虑去法国做交流,念菲说要先回国把教学试点做好。”
王剑看着女儿眼里闪烁的光芒,心里满是欣慰。他抬手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咱们去吃意大利面,我已经订好位置了。”
三人来到那家意大利餐厅时,餐厅里已经坐满了人。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念菲点了一份经典的番茄肉酱面,还不忘给王剑和陈默推荐餐厅的招牌提拉米苏。吃饭的时候,念菲还在跟王剑聊研讨会的收获,说以后要把这些新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们能在更有趣的氛围里学习。
“爸,等我回国后,想跟学校申请开一门‘跨文化交流’的选修课,” 念菲眼神认真地说,“现在的孩子接触国际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我想让他们更早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王剑点点头:“这个想法特别好,爸爸支持你。如果需要帮忙找资料或者联系国外的教育机构,你随时跟我说。”
晚上回到公寓,念菲坐在沙发上,把今天研讨会的笔记整理成文档,还在文档末尾写下了接下来的计划:整理柏林老师的建议、设计教学试点方案、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