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一次高层会议 (第2/3页)
之后拉里·佩奇又分析了Excite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这个斯坦福创建的项目,他显然更加的了解。
谢尔盖·布林接过了话头“谷歌的技术优势在于对链接分析的创新性应用,这使得谷歌一定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不过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在技术上我们占据优势,但对手模仿起来也没有多少难度,新的竞争对手随时可能出现”。
“所以我们对技术研发必须重视起来,提前一步打造属于谷歌的技术护城河,对手才不容易跟进,也能稳固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的技术地位,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还有就是谷歌的市场发展模式,我认为谷歌不能只靠通过向其他网站或企业授权搜索引擎技术来获取市场和盈利”。
“为什么?”恩斯特开口提问了一句。
这种商业模式在当下的搜索引擎领域并不罕见,应该说全是通过出售技术或服务来实现盈利的。
谢尔盖·布林摇了摇头“单纯的技术授权虽然能够带来短期的收入,但可能会限制谷歌的长期发展。谷歌应该打造自己独立的搜索平台,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控用户体验,还能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为未来的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果然成功的人都不是运气使然,在谷歌之前,所有的搜索引擎都一样,都是为企业服务,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
而谷歌却反其道而行,打造自身的搜索平台。
正因为如此,为谷歌未来的商业帝国打下了一个夯实的基础。
“但这么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资金”。
杰森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别以为财务总监就是每天算算账,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在互联网行业,任何与财务相关的内容,财务总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独立的搜索平台,这就代表没办法实现短期的盈利,因为投入的人力资金更多,公司会一直处在亏空的状态。
恩斯特给予了布林支持“我同意谢尔盖的想法,钱不是问题,最少在谷歌彻底成长起来之前,谷歌不会因为资金的问题而犯愁”。
别看手里资金短缺,恩斯特是一点都不虚。
一是因为它知道谷歌的历史,发布第一年就一飞冲天,那时候恩斯特就可以开始谷歌的A轮融资。
第二就是谷歌的盈利模式,还有人比他更清楚的吗?
自主管理和竞价模式的广告竞标,广告商可以按效果付费,也就是点击量多少就付多少点击率的费用。
最多熬过一年的时间,到时就算没有融资,恩斯特相信谷歌在市场份额上的占比也不会低了,已经可以商业盈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