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灰烬纪念日 (第2/3页)
力而发白。他三十五岁的年纪,头发却已灰白参半,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眼睛,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光,与周遭死寂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没有试图进去。所有的访问权限都被吊销了。他来这里,只是为了感受——感受一年前那个瞬间,在此地留下的“回响”。这是他每周的仪式。
“顾博士?”一个略带迟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顾杉没有回头,听出了是谁。陈远,他曾经的学生,现在院里少数还愿意和他说话的人之一。
“又来看她了?”陈远走到他身边,看着那扇封闭的门,叹了口气。他比顾杉小三岁,戴着黑框眼镜,脸上带着技术宅固有的认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他们要把这里拆了。”陈远低声说,“下个月。改建为新型材料仓库。所有的遗留设备,都会当做废铁处理。”
顾杉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废铁……那些是他和思瑜一点点调试、改良,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眼睛。是如今他唯一能想到的,可能还残留着思瑜痕迹的东西。
“张院士找你,”陈远顿了顿,补充道,“在他的办公室。现在。”
顾杉终于动了,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掠过陈远,投向走廊尽头那间拥有巨大落地窗的办公室。阳光下,那扇门显得格外威严,也格外冰冷。
张震院士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奖杯和证书陈列柜擦拭得一尘不染。他本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着走进来的顾杉,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坐,顾杉。”张院士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顾杉沉默地坐下,脊背挺得笔直。
“我知道今天这个日子,对你来说很特殊。”张院士斟酌着开口,语气尽量温和,“也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有些话,必须再跟你谈一次。关于你的项目申请,院里已经驳回了十七次。原因你很清楚——不安全,不成熟,而且,基于一个……一个无法证实的前提。”
顾杉抬起眼,目光平静:“前提是思瑜还活着,这不是假设,是事实。”
张院士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顾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