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批判性观看 (第2/3页)
寺集合,在寺庙里外观览之后,便四处站立对起了戏。
如是直到下午五点钟,林钊华挥手示意大家解散。
钟山随着人群往外走,刚到庙门口,就听到了一阵突突突的响声。
抬头一瞧,果然是萧楚楠。
今天她穿着一身绿军装,头发也扎起来了,显得朴素了一些,可是她胯下的玩意儿,可一点没有低调的意思。
这是一辆军绿色的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或者用俗话说,就是挎斗摩托。
在七十年代末,除开并不常见的汽车,摩托大约就是普通人眼中最牛的座驾了。
挎斗摩托更是凭借着巨大的体型和军用、警用的特殊身份,成为了街头最靓的仔。
而如果仔细研究的话,萧楚楠这辆长江750就又算是挎斗中的战斗机。
长江750是共和国早期仿制苏联m72型摩托车的成果,而苏联这款摩托车呢,又是一比一复刻宝马r71军用三轮摩托的作品,所以看起来德味满满,相当拉风。
这玩意儿大名鼎鼎,甚至后来还因为跟老款宝马摩托大量零件通用而反向出口到欧洲,狠狠赚了一波情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此刻,当萧楚楠跨坐在三轮摩托上,带给剧组演员们的震撼还是不小的。
大家看看钟山,又看看萧楚楠,只觉得这个小伙子忽然有些神秘。
钟山走到近处,打量着萧楚楠的坐骑,不由得赞叹,“还得是你们高干子弟会玩啊。”
“少废话!上车!”
“坐斗里?”
萧楚楠大惊失色,“大家都是同志,你总不能从我后面吧,哎呦,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谁跟你是同志?”
钟山嘴里吐槽一句,心想是这么个理。
只是从后面来这种,是不是车速有点快了?
他干脆跨进车斗里,并拢手指,指尖在眉毛处向前一挥。
“出发!”
这架势,距离巴顿将军大约只差一根皮鞭。
大约是有求于人,萧楚楠憋着没说话,一拧油门,摩托车追着日落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群看热闹的剧组演员。
为首的谭宗尧望着暮色里离去的钟山,感慨道,“年轻真好啊!”
摩托骑出一段,萧楚楠放慢了速度,好奇道,“哎,我昨天就想问你了,你不是拉大幕的临时工吗,怎么成了编剧?”
“我确实是临时工,不过偶尔了个剧本,就是你昨天看到正在排练的那个。”
萧楚楠一脸惊诧,“这么偶尔?”
在大院里成长起来的她对文艺也耳濡目染,在她心里,给人艺写戏的都是老舍、曹宇、郭沫若,哪怕最近排演的《丹心谱》苏舒阳,也都是大作家。
而这个钟山,明明比自己还年轻,写的剧本却能得到人艺的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