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北派摸金手记 > 第17章墓道星图

第17章墓道星图

    第17章墓道星图 (第1/3页)

    那扇升起的石门后面,仿佛一张巨兽的口,幽深、冰冷,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手电光柱投入其中,像被黑暗吞噬了一般,只能照见眼前几步。那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甬道,地面、两侧墙壁乃至顶部,都用巨大的青黑色石板砌成,严丝合缝,表面打磨得异常光滑,湿漉漉地反射着我们手电和身后耳室阴火的幽绿光芒,更添几分诡谲。而那深处隐约闪烁的、引我们进来的绿光,似乎还在更下方,飘忽不定,如同鬼火。

    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混合了丹砂、铜锈、陈腐和腥气的味道,在这里变得更加浓重,几乎凝成实质,压得人胸口发闷。

    “操他妈的,这地方真够邪乎的。”斌子缩了缩脖子,压低声音,在这寂静的甬道里却显得格外清晰,“感觉像钻进了啥玩意儿的肠子里。”

    “少废话,留神脚下和两边。”黄爷低声呵斥,他站在最前,手电光仔细地扫视着近处的甬道墙壁和地面,“这墓道修得讲究,绝不可能只有门口那一道机关。”

    我们屏息凝神,跟着黄爷,极其缓慢地向下挪动。脚踩在光滑潮湿的石板上,必须极力控制才能不发出太大的声响,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胆战。我紧跟在黄爷身后,手电光不敢乱晃,死死盯着前方和两侧。

    果然,没走几步,就发现这甬道两旁的青石壁上,并非空无一物。上面刻满了极其繁复、密集的图案和符号。靠近了看,那些图案比耳室里的更加精细、宏大。

    依旧是大量的日月星辰、奇珍异兽,但更多的是一个个连贯的、仿佛叙述着某种故事的场景:有帝王装束的人接受朝拜、有庞大的军队征战厮杀、有神秘的祭祀场面......人物栩栩如生,却带着一种古朴而狰狞的韵味,在手电光下明明灭灭,仿佛下一刻就要活过来。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镌刻在这些场景间隙和上方的大量星宿图。

    无数星辰用极细的线条连接,构成一个个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星座形状: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二十八宿......星罗棋布,几乎覆盖了整个甬道的顶部和两侧上方的壁面。

    每一颗星辰都是一个浅浅的凹点,有些里面似乎还残留着某种早已干涸的、暗沉的反光物质,使得这些星图在手电掠过时,会产生极其微弱的、不同颜色的光晕。

    “我的老天爷!”老柴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变了调,“这......这是天人感应,武帝时期最信这个了。这墓主把自己升天的路径都刻出来了。这手笔,真气派!”

    老范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凑到墙壁前,几乎把脸贴上去,手指虚抚着那些星图刻痕,嘴唇哆嗦着:“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二十八宿俱全。还有......还有彗星、流萤......这价值无可估量啊!”

    “好了好了。”黄爷拍了拍老范的肩膀,打断了他们的惊叹,“别忘了咱们是来干啥的,这些玩意儿带不走,看了也白搭。都小心点,留神机关。”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老范眼里的狂热。他讪讪地退后一步,但眼睛还是忍不住往墙壁上瞟,毕竟这些东西的价值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继续小心翼翼地下行。

    甬道很长,而且坡度不小。越往下走,那股阴冷潮湿的感觉越重,墙壁上的水珠也越多,汇聚成细流,缓缓向下流淌。走了约莫二三十步,前方出现了一个转弯。

    黄爷停下脚步,示意我们噤声,然后极其缓慢地探出头,用手电朝转弯后照去。光线所及,似乎还是一段向下的甬道,但格局略有不同。

    “黄爷,咋样?”斌子低声问。

    黄爷没立刻回答,凝神听了片刻,又仔细观察了转弯处的墙壁和地面,才缓缓道:“前面这段,墙壁上的星图变了。”

    我们凑过去一看,果然。

    转弯之后的甬道两侧,虽然依旧刻满星宿,但图案的风格似乎更加抽象和符号化,而且,在星图之间,出现了大量用古篆书写的文字,密密麻麻,如同天书。

    而更奇特的是,这段甬道的地面石板,颜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之前统一的青黑色,而是变成了五种不同的颜色区域。虽然蒙着灰尘和水渍,但仍能依稀分辨出:中间一条是淡淡的黄色,两侧紧挨着的是白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