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晨幕林夕 > 第二十九章 初雪赴约

第二十九章 初雪赴约

    第二十九章 初雪赴约 (第1/3页)

    陈老板的糖是水果味的,糖纸在路灯下泛着彩色的光。他把糖分给围上来的孩子,指尖还沾着杂货店柜台里牛皮糖的甜香:“雪团要是知道这么多人惦记它,肯定得翘尾巴。”

    雪团像是听懂了,从猫包里探出头,蹭了蹭陈老板的手背。陈老板被逗得笑出声,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根小鱼干递过去:“给你留的,今天辛苦你当‘模特’了。”

    林夕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昨天在展区看到的空白画架 —— 那张写着 “待补:银杏巷初雪” 的便签,还贴在木质画框的角落。她抬头看向夜空,墨蓝色的天幕里缀着几颗疏星,风里已经有了几分凉意,像是在预告着什么。

    “说不定再过几天,就能补画了。” 晨光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天空,伸手把她的外套领子往上提了提,“晚上风大,别着凉。”

    张婶也抬头看了看天,搓了搓手:“我早上听天气预报说,这周末可能要下雪。要是真下了,咱们银杏巷的雪景,肯定比画里还好看。”

    李爷爷抱着他的书法卷轴,点点头:“我年轻的时候,银杏巷的雪下得大,一晚上就能把青石板路盖严实。早上起来推开门,巷子里能听见踩雪的‘咯吱’声,可热闹了。”

    孩子们听着,眼睛都亮了。豆豆拉着林夕的衣角:“林姐姐,要是下雪了,你会带我们堆雪人吗?”

    “当然会。” 林夕笑着蹲下身,帮豆豆把歪了的围巾理好,“等雪下大了,我们就在巷口的老槐树下堆个大雪人,还要给它戴上周爷爷织的毛线帽。”

    周爷爷是巷里的老裁缝,手特别巧,每年冬天都会给孩子们织毛线帽。去年冬天,他还给雪团织了个小小的红色毛线帽,雪团戴上后,像个滚圆的小毛球,引得巷里人都来逗它。

    聊了一会儿,夜色渐深,孩子们的家长都来接他们回家了。张婶也催着林夕和晨光早点休息:“今天跑了一天,肯定累了。明天还要忙画家交流会的事,早点睡养足精神。”

    林夕点点头,和晨光带着雪团往画室走。画室的窗户亮着灯,是早上离开时特意留的,暖黄的灯光透过玻璃,在青石板路上投下一块小小的光斑,像是在等他们回家。

    推开门,颜料的清香扑面而来。画架上还放着昨天没完成的素描,是巷口的老银杏树。林夕走过去,拿起画笔,在素描本上轻轻勾勒出几片银杏叶的轮廓。晨光给她倒了杯热水,放在画架旁:“别画太晚了,明天还要早起。”

    “我就画一会儿,把昨天想到的细节补上。” 林夕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蔓延到胃里。她看着素描本上的老银杏树,忽然想起第一次来银杏巷的场景 —— 那是一个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巷口,她背着画架,在巷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在老银杏树下停下了脚步。

    “还记得我第一次来银杏巷吗?” 林夕轻声说,“那时候我刚辞掉工作,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画画,结果一进巷口,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了。张婶以为我是游客,还给我递了杯热水,陈老板给我指了画室的位置,李爷爷跟我聊了一下午的画……”

    晨光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上:“我当然记得,你还跟我说,这里的人都很热情,像家人一样。那时候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喜欢这里。”

    林夕笑了笑,转过身,看着晨光:“是啊,我很喜欢这里。如果不是来到银杏巷,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平凡的生活里藏着这么多温暖。”

    雪团吃完小鱼干,跳到沙发上,蜷缩成一团,很快就睡着了。林夕和晨光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景,巷里的红灯笼还亮着,偶尔有晚归的邻居走过,脚步声很轻,生怕打扰到别人。

    “对了,明天的画家交流会,你准备跟大家分享什么?” 晨光忽然问。

    林夕想了想,说:“我想跟大家分享银杏巷的故事,还有我创作《银杏巷四季》的过程。我觉得,真正的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晨光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你只要把心里想的跟大家说出来就好。我会一直在台下陪着你。”

    林夕靠在晨光的怀里,心里满是安心。她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晨光都会在她身边支持她、鼓励她。

    第二天一早,林夕被雪团的叫声吵醒。她睁开眼,看到雪团正趴在窗台上,对着窗外喵喵叫。林夕走过去,推开窗户,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 窗外竟然飘起了雪花!

    “下雪了!” 林夕惊喜地叫出声。晨光听到声音,连忙走过来,看到窗外的雪景,也笑了:“真的下雪了,我们可以去补画了。”

    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像无数片白色的羽毛,落在青石板路上、老槐树上、巷口的红灯笼上。不一会儿,整个银杏巷就变成了白色的世界,美得像一幅画。

    林夕连忙穿上外套,背着画架,拉着晨光往巷口跑。雪团跟在他们身后,踩在雪地上,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巷里的邻居们也都起来了,张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扫帚,正准备扫雪;陈老板打开杂货店的门,把刚煮好的热豆浆放在门口,供路过的邻居取暖;李爷爷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正在观察落在梅花上的雪花;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在巷子里堆雪人、打雪仗,笑声传遍了整个巷子。

    “小夕,晨光,你们起来啦!” 张婶看到他们,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