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靛蓝泼墨百万衫 (第2/3页)
,我带您看看我们的作品。”
谢望雪侧身引路,手心因为紧张有些湿润。
样品间不算大,但布置得极具巧妙,四面墙上挂满了各种样式的扎染作品,从最传统的白族吉祥图案到充满现代设计感的抽象作品,琳琅满目。
谢望雪轻巧的拿起一方湖蓝底色、绘有白色蝴蝶图案的精致真丝方巾,这是她的得意之作。
“沈先生,这是我们招牌的蝴蝶泉系列。坚持用板蓝根发酵的古法染制,您看这颜色,是不是很像雨后初晴的洱海水色?而且每一批因为发酵程度和天气不同,都会有微妙的差异,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沈沧澜接过方巾,指尖轻轻摩挲着丝滑的布料和略带凹凸感的扎染纹路。
他的手指修长干净,骨节分明,与布料上质朴的手工痕迹形成一种奇特的对比。
“染色牢度怎么样?水洗和日晒会褪色吗?”
他问的问题非常实际。
“水洗二十次以上不会有明显褪色,日光暴晒也不会轻易发黄。”
谢望雪回答得很自信
“就是因为坚持古法,周期长,成本高,但颜色的生命力和质感是化学染料比不了的。”
她又指向另一幅大型壁挂,画面是苍山十九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雪景
“这是苍山雪系列,用复杂的扎花技法来表现雪线的层次和光影,去年在省非遗创新大赛上拿了金奖。”
沈沧澜静静地听着,偶尔会提出一两个问题,都直指核心。
原料成本、生产效率、主要销售渠道、客户复购率。
谢望雪一一作答,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高难度的商业答辩,后背已经开始微微出汗了。
“所以,谢小姐认为,你的扎染坊最核心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他突然抛出一个总结性的问题,深邃的目光直视着她。
谢望雪怔了一下,随即挺直了原本有些疲惫的腰背,眼神坚定。
“是时间,和匠心。工业印染一天可以出几百米布,我们可能只能出几米。但我们的每一米布,都带着手艺人的体温和故事,是有生命的。”
沈沧澜不置可否,未给予评价,只是转身走向窗边。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正好能看见洱海的一角,湖水在晨光下泛着细碎的金光,几艘渔船正缓缓驶过。
“风景不错。”
他忽然轻声说道,声音微不可闻。
谢望雪走到他身边,看着熟悉的风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真诚的笑意
“是啊,我从小就喜欢从这个角度看洱海。晴天、雨天、清晨、黄昏,每个时辰的颜色都不一样。就像我们的扎染,每一批都带着当下天气和心情的印记,是活的。”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一阵不小的喧哗声,还夹杂着几句不太友善的方言叫嚷。
谢望雪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对沈沧澜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
“不好意思沈先生,我出去看一下。”
院子里,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隔壁镇子上的赵氏纺织厂的少东家,赵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