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血海深仇 (第1/3页)
历史题材的电影尊重历史是一定的,但是作为电影,进行一定的艺术化创作也是没毛病的。
历史题材的电影,哪些可以偏离史实进行虚构,哪些不可以,这是一个特别不好说清楚的问题。
但是在周树看来,有一条标准是值得关注的。
那就是电影根本的基调不能变,从真实事件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能变,不能颠覆、消解。
比如《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所展现的基调是揭露日军的残暴真相,而不是去反思战争、一味地倡导所谓的和平。
所以在历史原型上面有一定的艺术化创作,其实并不是硬伤。
它所附带的价值观和核心的意识形态没有变,这才是根本。
关于这一点,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时,都进行了相应的艺术化处理,同电影的原型一样有很大的出入。
用斯皮尔伯格的话就是:我们不是在复刻历史教科书,而是通过个体选择展现人性的永恒命题。
如果完全忠于史实,电影就会成为一部长达12个小时的纪录片,我们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人性切片,就像从历史躯干上截取能够反映生命律动的断面。
放在斯皮尔伯格身上,放在《辛德勒名单》身上,那就是永恒的经典。
放在《南京照相馆》的身上,那就是历史错误,屁股歪也不能歪成这个样子吧?
有缺点的战士,他始终还是战士;完美的罕见,他依旧只是一名罕见,本质不会变。
树哥完全不怕《南京照相馆》出来,会被别人去喷,因为他已经准备了两大杀招,去应对这群公知群体,保准把他们安排的服服帖帖。
还是那句话,不能因为苍蝇嗡嗡叫,就不去做一些事情。
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困难,就选择退缩。
而且不仅仅是《辛格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比如经典的老电影《林海雪原》、《甲午风云》,京剧《智取威虎山》都是如此。
不过为了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