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要人道气运加身 (第2/3页)
的,不过是个人的修为与皇帝的宠信,无根无萍,气运不固。西行路上,妖魔视你为血食,西域邦国视你为异客,举步维艰。”
“但若你持科举正途而出,便是执公器而行!你所到之处,周身自有浩然文气与煌煌国运交织护持。寻常妖魔望之便如见烈焰,避之不及,西域邦国知你乃天朝使者,亦需开中门,以礼相待。此乃借人间之正序,行天道之逍遥!”
此时,李淳风也抚掌笑道:“更何况,于李道友修行而言,这清正磅礴文气与你先天纯净道气非但无碍,反能阴阳相济,水火既济。修行路上,更能明心见性,触类旁通。以此文气洗炼神魂,他日你丹成九转之时,方知其中妙用无穷!”
杨婵听完这番透彻骨髓的解释,恍然彻悟。
杨婵想起一事轻声追问:“袁监正执掌司天监,尊为国师,而大唐皇帝更是尊太上老君为圣祖,但这科举取士、授予官身,乃是儒家纲常与朝廷法度所在。道能为李风道友争取一个名额,这大唐认可的浩然之气,为何不能由道门直接赋予?”
此时道家在大唐的地位是超然物外的,李家更是尊太上老君为祖宗,老君观是大唐第一观。
这一次,袁天罡与李淳风相视一笑。
“道门中人,纵然能推演天机,辅佐君王,但这册立名分、执掌礼法、运转王朝气运的公器,自古及今,皆由儒家圣贤所定,由天下文人共维。此乃人道根基,便是陛下,亦不能随心所欲,何况我辈?”
“贫道所能做的,并非越俎代庖,直接授予李道友官身气运。而是依据朝廷道举之制,以其先天之境修为与对道经的深刻领悟为凭,向礼部举荐,为李风争取一个无需经州府试,直接参加长安会试资格!”
杨婵听后看向李风,眼中尽是支持,柔声道:“李风道友,袁监正字字珠玑,乃金玉良言。看来这科举,非但不是枷锁,更是你西行求道不可或缺的护法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