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村 (第3/3页)
”王虎一拍脑门,“爷爷确实嘱咐我明天回去。这次带了这些好东西,他老人家准要乐坏了!”说着他扛起包裹走向来时用巨石封住的洞口,张浩紧随其后。
二人来到洞口旁坐下,在寂静中等待时光流逝。
张浩默默翻阅着原主残存的记忆碎片——除了黑暗的天空、大地、雾气,以及关于王虎的零星信息,其他有价值的记忆都已消失殆尽。
在永恒的黑暗中难以感知时间流动,张浩只好数着绵羊催眠自己,最终沉入梦乡。
“醒醒,张浩,该回去了。”王虎摇醒了他。
张浩舒展了下筋骨,打开手电。只见王虎已走到洞口前奋力推动巨石,憋得满脸通红,那巨石却纹丝不动。
“王虎你怎么知道天亮了?”张浩心中疑惑,难道这世界之人有独特的计时之法?
“数黑羊啊,这是我爷爷教我的方法,我都数到两万多只了,肯定天亮了。”王虎说着还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你爷爷真是个天才。”
张浩看着王虎青筋冒起的额头,只得上前相助。二人合力移开巨石,各扛一个包裹钻出山洞,又仔细将洞口重新封好。
他们循着来路小心前行,不敢有半分偏离——在黑雾中极易迷失方向,一旦走错就可能永远回不到村庄。
嶙峋怪石间穿行半日,肩上七八十斤重的煤精石压得二人喘不过气来。
瘦弱的身躯在重负下摇晃不定,每次张口吸入那黑色的空气,火辣辣的痛楚便瞬间灼烧肺腑。
待他们终于踉跄着走出怪石林区,早已大汗淋漓,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当百米外的村庄轮廓映入眼帘时,张浩忍不住在心里惊呼——那矗立在村后的巨大石壁,竟像一面无比庞大的镜子。黝黑的壁面光滑如镜,笔直向上延伸,没入浓稠的黑雾不见顶端,左右两侧也同样隐入雾中,望不到边际。
村落就依附在这石壁脚下,百来户低矮的土坯茅草屋远远望去,宛如一片即将被永恒黑暗吞噬的坟包。
这些屋舍毫无生机地匍匐在巨壁之下,不似人造的居所,倒像是从这片焦黑土地上自发滋生出的、某种绝望的真菌群落。它们低矮破败,茅草屋顶经年累月浸染在黑雾中,泛着近乎腐烂的深墨色泽,与石壁和大地彻底融为一体。
整个村落被一圈布满倒刺的木栅栏环绕,只在正前方和左右两侧各留了出入口。张浩仔细扫视,视线所及之处既无水源也不见庄稼地,不禁心生疑惑:“他们靠什么过活?”这话他自然不敢问出口。
村口立着一块巨石碑,上面深深镌刻着三个字——“光明村”。
望着那光滑如镜的石壁,张浩暗想:“这应该就是王虎说的大黑山了……可要怎么上去?”
他换了个方式试探:“王虎,为什么每次远远望见大黑山的石壁,我心里就会涌起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你也有这种感觉吗?”
“是啊,我也差不多。”王虎认真地点头,“村里人基本都这样。”
“王虎,我可记得你说过,要把我埋到山顶去。”张浩继续试探,“你打算用什么法子把我弄上去?”他想确认这座山是否真的能够攀登。
“张浩,你今天怎么尽问些怪问题?”王虎喘着气回答,“大黑山究竟有多高,根本没人知道。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盼着死后能葬到上面去——这是所有人的念想。传说山顶神光笼罩,是另一个世界……可谁又知道是真是假呢?”
二人扛着沉甸甸的行囊,才刚走到村口,便听见一阵凄厉的哭喊声夹杂着七嘴八舌的议论,乱哄哄地传了过来。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当家的没了,儿子也叫人抓走了,留下我一个,往后叫我靠谁活呀!”
“你们听到了吗?昨晚猎食者凄厉的叫声一直持续到下半夜,以前可从未如此过。真是吓死个人了。”
张浩一抬眼,便看见不远处围着一群人。有人正扯着嗓子向村长诉苦:“村长,您得给我们做主啊!山上那帮人三天两头下来抢人,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另一头,几个村民正围着刘老头指责:“你家老三昨天又偷偷挖村里的煤精石,跑到隔壁村换酒喝了!你再不管教,下回被我们逮到,可别怪大家不讲情面!”
“就是!刘老头,前天他还欺负我家小翠……她才十四岁呀,这样的混账东西,还不赶出村去?”
张浩和王虎扛着包裹走过,引来不少目光。有人低声嘀咕:“瞧这两人,也不知走了什么运,又给他们躲过一劫。”
村口拐角处,一间茅草屋前站着两个黝黑精瘦的年轻人,他们交头接耳,目光却始终牢牢盯在张浩身上。
“走,跟上去看看。”两人互相使了个眼色,盯着张浩与王虎的背影,脸上露出不善的神色。
张浩仔细听着村民闲言碎语,对他来说这些都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人穿街过巷没过多久,张浩和王虎便来到了一座由三间黑色茅草屋围成的小院前……
“张浩,我到家了。”王虎叫停了前行的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