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阎浮浩土,以道治天下 (第3/3页)
待到下院大门重新关上,他慢慢整理起记录众人名姓、籍贯、出身的“鱼鳞册”,仔细归纳分类。
两炷香后,姜异处理妥当,将之详细报给管事:
“登记者拢共二百六十三人,半数由道学推荐,有可信的‘照身帖’。
又有八十三人为野修、散修,需要勘察……”
不同于原主木讷寡言,姜异做事有条不紊,哪怕登名造册此种杂务也能办得漂亮。
管事听得这番汇报,心中颇喜,暗暗想道:
“赤焰峰下来的凡役,眼力劲确实比其他峰强多了,省去我许多功夫。”
原先古板面容立刻多出几分笑意,柔声说道:
“有劳姜师弟了。”
姜异赶忙拱手:
“未曾列入门墙,当不起这声‘师弟’。”
管事摆手:
“内门弟子本就稀少,我也非是什么了不得的真传大人。
咱们都在门中混饭吃,互称‘师兄弟’也无妨。”
姜异这才受了,口称对方为“师兄”。
管事自称姓林,曾做过缝衣峰的执役,后来身子不大行,主动放到下院担任闲职。
他翻看鱼鳞册,确认大致无误,缓缓开口道:
“姜师弟,你头一回招新,里头有些门道,我却要与你分说明白。”
姜异心头“咯噔”一动,知道重头戏来了。
贺老浑作为赤焰峰的老资历,他都羡慕自个儿接下这桩差事,可见油水之多。
“此次招新,赤焰峰须补缺三十一人,采药峰九人,养魂峰十二人,缝衣峰四十三人。”
林管事似是担心姜异愣头青,耐着性子道:
“这些空缺,有好有坏,不少道学出来的,都愿意使钱,让下院开个门路。
左右不过是抬一抬手的事儿……”
林管事讲到这里,特意瞧了一眼姜异,见得对方并无排斥之色,这才继续道:
“你看,这两个,府城道学的徐金生,还有赵芳,他们一人想去采药峰的‘灵植房’,一人想去赤焰峰的‘磨刻房’。
前者作价一千八百符钱,后者六百符钱。”
原来是明码标价!
姜异恍然,旋即腹诽:
这年头,当血汗工厂的耗材牛马都得想方设法找门路!
“类似这样的还有不少。姜师弟受执役差遣,主持招新,为下院登名造册,自是辛苦。
林某人绝对不教你白跑一趟。”
林管事晃了晃手掌,笑道:
“分润两千钱!姜师弟可还满意?”
果真是肥差!
姜异咂舌,自个儿在淬火房苦熬一月,恐怕才能挣得这个数。
当即拱手弯腰:
“师兄慷慨!师弟在此谢过!”
此子够上道。
林管事满意地点头,他这一趟赚个一万符钱不成问题。
之所以甘心分出两千钱,一是看在赤焰峰杨老头的面子,二是姜异做事卖力,着实让自己省了不少心。
双方商量好了,姜异遂开始“分配岗位”,稍后把册子递交上去,明日各峰的执役就会下来接人。
离开下院之前,姜异忍不住问道:
“师兄,这些道学过来的,为何乐意花如此一笔大钱?”
他占得这具身子七八日之久,依着里头的零碎记忆来看,世道并未崩坏到过不下去的糜烂地步。
北邙岭归昭国治下,与多数封建王朝没甚区别,虽有苛捐重税,官吏盘剥,压得百姓喘不过气。
但总归能活!
尤其那些入道学的,或多或少家底不俗,否则哪能供得起三年求学的修炼之资。
完全没必要卖身到牵机门,甘愿做外门凡役,充当牛马耗材。
十二年做工苦熬,能够攒够符钱下山者,实则寥寥无几。
“姜师弟岂不闻,阎浮浩土,以道治天下!”
林管事挺起胸膛,笑吟吟道:
“这个‘道’,自是囊括万有。甭管魔道、仙道、佛道、妖道,凡具法统,皆可治世!
五域疆土,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