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视察与发现 (第3/3页)
评估体系框架,继续上午未完成的测算。
而在院的会议室里,视察汇报会正在有序进行。
刘所长代表经济研究所,详细汇报了《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课题的进展情况、初步发现以及下一步计划。
孙秘书长听得非常认真,在听到关于量化模型构建和数据基础的部分时,他特意追问了几句。
汇报结束后,他给予了充分肯定:“刘所长,你们这个课题组采用的量化模型很新颖,数据基础很扎实,得出的关于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希望你们继续深化,特别是加强与实际政策需求的对接,争取早日形成可操作的决策建议报市委。”
这些发生在会议室里的对话和肯定,林窈自然无从得知。
她此刻正全神贯注于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流,指尖快速敲击键盘,调整着模型的参数。
忽然,她微微蹙起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她发现,在引入相似度匹配算法处理异构数据后,某个特定维度的“数据壁垒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变化规律,这与她之前基于传统理论假设的线性关系截然不同。
“秦老师,”她转向旁边正埋头苦思的老秦,语气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但依旧保持着学术讨论的严谨,“您看这里,当我调整了异构数据关联度的权重后,‘数据壁垒’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传统行业之间的表现差异,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似乎存在一个‘临界点’……”
老秦闻言,立刻凑了过来,扶了扶厚厚的眼镜,紧盯着林窈的屏幕:“哦?具体数据走势我看看……嗯……这个拐点出现的位置……有意思!你这个发现可能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机制问题。
快,把这几组关联数据单独提取出来,我们做个敏感性分析看看!”
一时间,两人完全沉浸在了数据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方才领导视察带来的短暂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