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牛之力 (第2/3页)
另外兼取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各类战船的优点制造而成的江上舰艇,主要供江上防御调遣之用。
所以便有了这种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的多浆船。光用桨五十八支,可载甲士五百人。最重要是船只甲板平铺,侧边有挂锁,如有必要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与旁边的战船连接,形成合体的连锁战船,多只战船连接就会像一座水上城市一样,哪怕陆军都可以骑马在上跃马冲锋如履平地。
这种战船构造还是得益于汉末的赤壁之战,连环战船的战法虽然在赤壁被大破,但是这一想法却给后人留下了启示。
大华帝国时期虽然没有大型的水战,但是有人却提出了一个先进的水战理念,便是连环船!
将足够多的重型战船并排连接起来横列江面上,搭以覆板做支撑连接,便可以迅速搭建起一座在江面上的长桥以供步军和骑兵快速通过,以达到奇袭的目的!
刚开始这种想法被人认为是无稽之谈,但是总有人愿意做这种尝试,甚至倾注大量人力和财力。最终,这件事情竟然还真的办成了!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皇帝亲自驾临。
江面上数百只重型战船横列一起,连接索道之后竟然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就将长江两岸的陆地连接起来,并供一只轻骑兵快速通过长江直达对岸!
这一举赢来了皇帝的赞誉。
不过,很快就有人根据这个设想和构思建造出了更加先进,更加专业的轻型船只来!这种重型战船便成了无用。好在重型战船依然有好用之处,比如其甲板宽大的好处,适合运输或者安放大型的器械和海量的物资。逐渐的,这种重型战船就成了在江面上的军事运输船。
直到后来,列国纷争,天下大战的时候,各国瓜分之下,这样的重型战船要么被毁,要么被拆解,已经所剩不多了。
“听说王奎安收雄州港时,查获了八艘车船,然后改造成军械船,并将其命名为重守!也就是上个月,重挫了青州水师!”柳廷玉踩在这甲板之上便能感觉出这甲板的厚重,完全是按照海船的级别制造的。只是经过改装之后未免有些画蛇添足,虽然船面稳重,但是安装了防护板,冲角,还有船头的巨型军械,导致整个船只的重量增大,使其吃水的板面过重,已经不利于在过大的风浪中行驶了。
所以,在雨季的时候,或者盛行西南风时,这种船就无法安全出行!
“我的老天爷!”……
那片幕布被几位船工揭开了,隐藏于其下的大杀器终于露出了真容。巨型的弓弩造型足以震撼在场的所有人!哪怕是曾经看过好几次的槽长和这些船工们,也不免被这巨大的构造所震撼!
一名船工站在巨大的机弩下面还需要仰望。
实弩也。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最大射程超过二百四十步。这便是床弩。
床弩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由绞盘上线,射程较远,但是精准度不佳,一般采用大规模齐射的战术。
而床弩大规模普及使用是在汉朝。
床弩在北地被称为车弩,其实相比于南方,北方对于这种巨型弩箭的使用反而更普及,更普遍。
在广茂的漠南,这一大片戈壁滩上,几乎是一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