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讨价还价(下) (第2/3页)
同志说得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检验的水准难道还不如肉眼看的吗?50%的含水量是什么概念?咱们都是搞石油出身的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打回去重新鉴定!以好定次,明显是要坑人家嘛!对此,高盛同志还有什么意见?”
“我很感谢郭局长能为我们老百姓做主!我来的时候也在想,国家是绝对不会言而无信、欺骗我们的!没想到让我猜中了,在此我非常感谢局长。我想请国家和国际上的测量权威部门来测,比如英国的SGS等,这样出来的数据才让人有可信度。”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建设管道的问题,现在国际上都是按照谁使用谁建设的原则,这个管道的建设费用让我一个人承担,我不愿意。”
要知道,从王庆坨的山里,要把石油输送到最近的一个油站,最近的距离也有一百九十多公里,的确是一件大的工程。但是现在三百辆八吨的油车不停地拉油出来,效率很低。
“这个问题呢,是我们局里开会讨论的结果,我们测算了一下,这个费用摊到每年上也不算高,我想这个方面就别讨论了吧!”司马国这时发言回答了高盛的问题。
“哦,我们的测算却不是这样!那我就不建了,你们要买油的话,你们自己开车来拉算了。这跟我似乎没有什么瓜葛。你们不买的话,我就把井封掉。”
高盛的回答也十分地干脆!
这不禁让司马国的脸色很难看。郭笑天似乎很开心地看到司马的窘态,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话。
“高盛同志也别这么把话说绝了,好不好?你打油那么辛苦是为了啥?不就是想卖油挣钱嘛?这个道理就跟现在很多山区里面,有很多矿藏,但是却拉不出来的道理一样。有些问题谈不拢,但是我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吗?我相信最终我们是能取得一致性的意见的。你说是不是?”
按照高八井的产量,200万吨/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