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上瘾 (第3/3页)
髦的玩意,百分百进口货。只要拿回去收拾一下,谁买走,五六百的利都能轻松赚出来。对咱们谁都好……”
    可这番动人的说辞,殷悦没怎么理会。
    她数完钱后,只把借条当对方面撕了,完成了财务交接。
    随后就把钱拿走,带着她身后的俩“保镖”出门,又骑上了自行车。
    “我尽量吧,对这机会帮你介绍介绍,那好,再见……”
    说着就不再理会对方,蹬上自行车上路走人了。
    整个过程里,殷悦的脸上没有笑容,那副敷衍的态度那太明显了。
    弄得对方也面色僵硬,相当尴尬。
    这主儿嘴里嘟嚷着不知什么话,傻愣愣的站在原地。
    其实这事儿啊,很好解释,因为殷悦根本犯不上啊。
    虽然她也知道这家伙有点“神通”,弄来的货绝对好卖。
    可一是觉得这些东西埋汰缺德,二是觉得有触犯法律的风险。
    利润还未必有她放贷来得快呢,何必呢?
    而且恰恰相反,正因为这些东西利厚,又有风险,她才不能介绍给自己的关系呢。
    要知道,她跟别人放贷不一样,积攒这么些知根知底,能双方互信的稳定客源不易。
    他的客户要真是因为卖这些东西,被抓了,被罚了,她借出去的钱不都打水漂了?
    反过来,要是没出事,她的客户都赚着大钱了,那人家今后也不用找她借钱了呀。
    她纯属有病,才会为点蝇头小利,喂自己喝敌敌畏呢。
    她甚至都决定了,从今往后,和这个小子以及他的介绍人统统一了百了。
    绝不再有任何经济往来,借贷牵扯。
    不过话说回来了,殷悦的这种心态也恰恰反应出了她放贷生意中的弊端。
    就是符合她要求,能够放心的客户少有。
    对于风险的畏惧,这让一心求稳的她和其他从事放贷的人大大的不同,直接限制了业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别人都是钱不够借,变着法的找资金。
    甚至不惜从别人手里“买钱”,以更高的利率贷出去,也要让钱转动起来,为自己赚钱。
    她不是,她的资金总是有一部分在闲置着。
    寻找客户的速度居然追不上她资产增加的速度。
    没办法,想安全和想快速赚钱之间,似乎永远都是一种相互对立的矛盾,很难调和。
    但就是这么巧,同样是在这一天临近中午,殷悦颇为意外遇到的一个过去的熟人。
    却似乎有可能帮她解决资金闲置的烦恼,开辟出另一种资金的用途。
    当时是殷悦刚刚存完钱,从柜台上拿着六千五百块钱的存单要离开。
    结果刚一转身,就要走向门口的时候。
    排在她后面队伍,与她就隔着一个人的一个女的,一把就抓住了她的胳膊。
    “哟,是殷悦吗?真是你呀……”
    尽管这女的烫的满头的卷儿,就跟狮子狗似的。
    可殷悦马上就想起这人是她的中学同学林小芬,外号“小煤核儿”的。
    当年林小芬的家境很穷困,主要是家里孩子多闹得。
    她生活水平甚至不如没了爸妈的殷悦。
    因为毕竟两个厂里给的两份抚恤,只有殷悦姐弟三人和奶奶日常开销。
    不像罗小芬家里,父母挣钱,养活六七个孩子,外带两个老人。
    所以罗小芬放学以后常常要去拣煤核儿、拣烂纸。
    刚上中学的时候,殷悦还见过林小芬推着一辆用轴承做车轮的平板车,上面放着盛烂纸的筐,在学校周围逛荡。
    这丫头总是瞄着人家刚贴上的大字报,只要没人注意,就手急眼快地把大字报撕下来去卖废纸,有时还偷几块临街人家码放在门口的蜂窝煤。
    当年很多有身份的人倒了霉,但是对于林小芬这类人来说,也许还是个福音。
    很少有人想到,那些写满废话的大字报居然还养活了不少人。
    至少林小芬靠放学后拣烂纸,就能使穷日子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今天这个过去的穷丫头明显不一样了。
    除了烫发之外,她还描眉画眼,身上穿着刚刚时髦起来的红裙子,还挎着皮包,穿着高跟凉鞋。
    要是和殷悦比起来,打扮得俗是俗了点,可单论这身行头的价码,俩人还真难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