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国潮1980 >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泥石俱下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泥石俱下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泥石俱下 (第2/3页)

无论想什么办法去刺激艺术品需求,也没有用了。

    包括它的职员会不停地给潜在客户送去制作精美的公司刊物,并在大型拍卖会开始前举办豪华的宴会。

    又或者是向买家提供所谓的“艺术品产权贷款”,向卖家保证最低价格,并不遗余力地强调艺术品的投资潜力,发布了他们自己搞出来的“艺术品市场指数”,来跟踪不同收藏领域的价格变动。

    这一切的一切,尽管让人眼花缭乱,但都没法改变艺术品行情的节节下跌的本质。

    也就没办法阻止那些原本欢呼雀跃追捧这个市场的资金,以一去不回头的姿态离开。

    人们对于艺术品那种不屑一顾的抛弃,就仿佛纵情之后的渣男一早醒来,对待还躺在床上,却已经被他厌倦的床伴一般。

    然而这些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谁都没想到日本的艺术品市场居然也像金融市场一样,骤然暴露出了无数难以细数的丑闻。

    也是巧了,引爆危机的导火索,同样就落在把住友牵扯进官司的系满公司身上。

    要知道,当这家连累住友银行声名败坏的公司,自身也在1990年10月倒闭后,它所引发破坏性结果,并没有就此结束。

    实际上,当政府人员按照规定盘查清算这家公司剩余资产的时候,人们又惊讶的发现其地产子公司购买的数千幅画作的评估证书,居然都是伪造的。

    而且这些画作已经被用做了贷款抵押,以避开限制房地产贷款的规定。

    于是受此事件牵连,领头的几个艺术品投机者为此都陷入了经济困境。

    许多日本的艺术品经纪人也因此被判有罪,罪名包括逃税、诈骗等。

    不得不说,日本艺术品市场几乎连个过渡时间都没有,就直接从夏季变成了寒冬。

    不但行情和价格崩坏,就连信用也垮塌了。

    而系满公司这个以一己之力接连搞垮了日本金融业和艺术品收藏两个市场的破坏者,简直就是击碎日本泡沫幻象的排头兵。

    如果往坏处说的话,正是这家公司加剧了日本泡沫全面破裂的痛苦,让大多数人根本就没做好准备,就要面对全盘崩坏的社会环境。

    但往好处说的话,要不是这家公司,爆出了这么丑闻,打碎了日本经济神话的滤镜。

    那些一直被日本政府以“平成初年一次短暂的不景气插曲”这样的话忽悠的日本国民,还不知道要熬到几时,才能有人从中真正醒悟过来,清醒起来呢。

    其功其过,真的很难说清。

    …………

    1990年11月16日,这一天是金曜日,也就是周五。

    顾名思义,这一天本应该是个赚钱的好日子。

    按理来说,对于每一个从事餐饮业或是在经营娱乐场所的人来说,即将到来最忙碌的周末之夜,就像一圈麻将牌终于轮到自己坐庄的时刻一样,都应该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好好拼搏一番才是。

    然而对于现在日本近似于雪崩的经济环境来说,这却又是一个令人无比郁闷的周末,很难让人有所期待。

    这一点甚至连银座的夜店也不例外,因为只有真正从事这一行的人才会了解,如今日本人的高端消费能力究竟下降了多少,过去的富人们变得有多吝啬。

    对这一点,千惠美完全可以作证。

    作为赤霞培养出来的妈妈桑,玛利亚亲自教出来的学生,现在她也终于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夜店了。

    同样是开在银座,距离赤霞不远,叫做“牡丹”的一家俱乐部。

    然而即使现在她穿上昂贵华美的和服,成为了银座妈妈桑的一员。

    她却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收入有所改善,反而最近还有点后悔自己出来单干,对未来充满了焦虑。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的运气实在欠佳,没有赶上开店最好赚钱的时候,却赶上了经济泡沫被刺破的灾难,而且错误的估计了经济形势的走向——并非像政府所说,只是短暂的低迷,而是每况愈下,变得疲软起来。

    她的店是三个月前开业的。

    开店初期,有些客人觉得新鲜前来捧场。

    还有原先的老板玛利亚,出于对后辈的支持,也遵守承诺,为她带来过几波出手大方的优质客人。

    结果开业红火了没几天,就脱离了新手保护期,开始受到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在最初的繁荣之后,她店里的营业额就开始持续走低,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变得现在这样,每天大约只有一两百万日元,只能勉强维系。

    高企不下的经营成本,以及逐步走低的营业收入,还有越来越差的世道,让她看不到丝毫改观的可能,不能不为这家店的前景担心。

    现在的她,早就已经没了刚开业时的意气风发,不再像在赤霞工作时那么乐观自信了。

    打个比方,她就像一个结婚十年的家庭主妇,已经完全没有了结婚前,对婚姻那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傍晚七点钟,趁着没有客人,店员都在做开业准备的时候,千惠美将账簿和发票摊在餐桌上,埋头写着请款单。

    她坐在角落里的卡座,一边核对酒客的签账单,一边写请款单,然后将请款单放入写有姓名的信封。

    毕业于名校的她写得很认真,字迹非常娟秀漂亮,而且还给每封信都做了熏香处理,以求能博得客户的欢心。

    毕竟这东西关系到能否顺利拿到钱财,当然是越精致,越有牌面越好。

    这样客户拿到手里才不会产生不好的情绪。

    这一点她早在赤霞作为实习妈妈桑的时候就知道了。

    当然,她的店在经营收入方面,肯定是没法跟拥有诸多优质客户群的赤霞相比的。

    她亲手写下请款单上的金额,以二十万日元至五十万日元的居多。

    这是因为她的店里,半数以上是中小企业的老板,现在每晚大概能有三组消费五十万日元以上的客人就算不错了。

    不像赤霞,来的都是大老板和社会名流。

    动辄一桌客人消费就在百万元以上,甚至每天晚上还能碰上几桌消费千万的大客户。

    所以要说经营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