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异议 (第2/3页)
孙媳妇。阿漪本人都没有意见,你在这里叽叽歪歪做什么?挑拨离间姐妹的感情?就冲着人家一天开了2000公里的车,帮着姐姐把姐夫抢回来的这份情,你也应该对这个亲家小姨子感恩戴德,而不是眼红人家的大房子。想当年,我在部队里当运输兵的时候,从来没有一天跑2000公里的路程。你以为开车很舒服?累都累死你。”
“家产都是父母给的,亲家爱给谁就给谁。有什么意见和看法,那个人只能是阿漪。轮不到我们在这里给阿漪添堵。”
长篇大论地训人的钱外公一口气说完,中间不带歇息。末了,他还补充一句,差点没把钱外婆呛死:“还好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没有遗传到你的小心眼。”
气得钱外婆狠狠地送他几记大白眼,钱外公得理不饶人:“怎么,我说错了吗?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就你那小猪肚肠,还好阿漪没有和你计较。”
说得钱舅妈一愣:“爸,你说阿漪猜到我们的心思?”
“那是肯定的,阿漪多聪明的人。她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哪是我们这些人可比的。她大度有气量,这点,随了亲家。真是,龙生龙,凤生凤。”
如今,他是彻底地放心。俊浩有这么一个贤内助,只要他不作死,幸福的日子就会伴他一生。家里的第三代,才五个孩子。最小的慕容俊浩都已经成家,他死也瞑目,没有遗憾啦。
看到面有愧色的老伴,钱外公叹了一口气:“儿孙自有儿孙福,俊浩和阿漪都是能干的人,你还担心他们吃不上饭吗?”
要不怎么说,人啊,永远都是贪婪的。即使自己手上有了,但是看到别人有更好的,马上就想占有别人那份更好的。
不过还好,至少老婆子没傻到当着亲家的面问新楼房的事情,否则肯定会被亲家笑话和鄙视的。
尤家那边,小外公问尤五舅:“为何突然想让兰兰的姑爷吃公粮?”
“听到亲家外公说的,他既然之前就已经通过考试,再考一次肯定没有问题。我觉得,吃公粮也不错,总比打工好。”
尤五舅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囡囡几个不想吃这口饭,他觉得可惜。女孩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工作压力又不大,不是很好吗?大姐家的姑爷说不定适合吃这碗饭,更何况,有大姐的帮忙,姑爷走的路,绝对会比别人要平坦。
摇头的小外公反对:“你姐不会让她家里的人吃这碗饭的,以后就别提了。真是的,你们几兄弟的脑子,除了你大哥清醒一点之外,其他人都是蒙的。”
他非常肯定,兰兰家的财力和物力都不缺,作为最不喜欢受约束的人,怎么可以让孩子们受到束缚呢。再说,若想平步青云,荣华宝贵,吃公粮是最不可能达成这个心愿的。
穆亦漾开着车先送小舅一家回去,待小舅和舅妈先下车之后,她才拦住阿谷:“谷姐,是不是有人缠着你?”
“没有,怎么了?”
阿谷心里一跳,囡囡的眼光是X光吗,这都被她看出来,爸妈都没有发现呢。
“你肯定有,是不是莹莹的爸爸缠着你不放?我帮你揍他。”
之前舅妈有提到,莹莹的爸爸缠着谷姐想复合,因为知道她家得了征地款。可是,舅妈不是说那男人被谷姐出言恐吓,不敢继续缠着她了吗?难道,舅妈得到的消息是错的?
“没事,我可以解决的。他不过是看上我的钱,老是要与我争莹莹的抚养权。”
自己当初是怎么看上这么一个渣男的?真是恶心。
“只有这么一件事?”
如果只是这样,那多容易解决。
“是的,我搞得定。等我解决不了的话,我自然会找姑父帮忙。”
“记得哦。”
“我记得,小丫头,操这么多的心。好好地谈情说爱,这才是你该做的事情。”
阿谷笑着打趣小表妹,囡囡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操心家里人的事,典型的管家婆一个。这么辛苦的人,得要找一个帮她管事的人才行。可惜金毛不会中文。
回到屋里的阿谷坐在沙发上歇口气,小舅正在与舅妈聊着尤家人的事情。小舅正说起当年的事情:“尤家这些人,当初也是靠着我姐的爷爷才发迹的。所以,我姐的外婆家一直看不起尤家人。这些年过去,尤家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福如东海四兄弟,都只是普通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连他女儿都比不上。难道那两个老人非要赖上大姐,原来想让儿孙多点出路。
阿谷静静地听着,随口把尤福与尤东的事情说了出来。小舅听了之后,连声说着:“听听,这就是尤家人会惹下的麻烦。这么大的人了,都是栽在女人身上。惹了麻烦还差点要连累囡囡,这算什么男人?”
栽在女人身上的男人,听到这里,阿谷心里一动,缓缓地问:“爸,当年我姑父不是在外面玩吗,有没有曾经栽在女人身上?”
提到这点,小舅脸色一觉,明显生气的样子。可是,他还是如实地说:“我姐夫不一样,他根本不需要勾引女人。他有才有貌有钱,家里的名声又好。多的是女人投怀送抱。他本人都声明,只是玩玩。他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栽到女人身上。”
瞄了一眼女儿,小舅正色说:“你大姑说的,如果莹莹爸爸再来烦你,你就让他提前先买好各种各样的保险。”
大姐这是撂下狠话,一般她这么说的时候,有人会很倒霉的。听得阿谷眼睛一亮一亮的,难得看到大姑发威。
穆家,小姥爷坐在客厅里,与穆妈妈和穆爸爸在聊天。小姥爷关心地问:“姑爷,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房子应该能够在摆酒席之前弄好吧?”
每天的施工时间要延长,这是肯定的。大不了,多请几个工人,让工人们加班加点施工。
穆爸爸喝了一杯茶:“小叔,放心。这次,我找了老友的施工队。当年,我们一起搞建筑,现在,他仍然干这行。对建筑这行非常熟悉,手下工人的技术也很好。土建和装修,完全可以在一个半月之内搞定。”
这样最好。小姥爷想了一会,提议:“家具之类的,我们还是在外面订吧。”
他看不上海门这里的家具,说什么红木之类的,哪是什么上等红木,以次充主。他的老朋友有人是专门经营家具的,可以让他帮忙。
当年,孩子们房里的家具,全部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在家具选材方面,他可是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