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传统婚礼(三) (第3/3页)
麻:“我嫁,我马上嫁。明天我就相亲。”
一句话,换来三姑六婆满意的表情。官太太高兴地说:“兰姐,我有一个朋友,她有个教授儿子。条件和外貌还有家境都不错,是个当女婿的合适人选。”
只是,她的话,马上换来小舅妈的反对:“我们阿涟还是别嫁那么远。山高路远的,回趟家都不方便。”
“话不是这么说。现在交通这么发达,现远的路,搭个飞机就到。所以,距离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两个年轻人对上眼。”
官太太从来不觉得远嫁是一个问题,若有一天,她儿子跑到非洲结婚并且在那里生活,她都没有意见。
听到年轻人是香港的,三姑六婆们都摇了摇头。在她们这一辈人的眼里,女儿家真的不能远嫁。别的不说,若是你受欺负,等到娘家人跑过去给你撑腰的时候,你累也受了气也受了苦也吃了。迟到的撑腰,哪比得上及时雨。
更何况,海门人特别恋家。一般情况下,外嫁的海门人的闺女,是全国比例最少的。即使她们嫁的是外省人,多半也是把老公往家里拐。要么,干脆两夫妻在外面买房住,每天吃喝在娘家,晚上休息的时候再回两人的小天地。
阿涟也觉得,还是找个本地的就可以:“舅妈,我不喜欢异地恋。再说,我没打算在外地生活。”
听到这话,穆妈妈心里一喜。按阿涟这个说法,她迟早要回家里发民,是吗?她不动声色地给女儿解围:“今天可是囡囡的大喜日子,我们就别给阿涟压力啦。”
妈妈就是一个马后炮,阿涟心里埋怨着。若真为我着想,为何不在舅妈姨妈们一开始炮轰我的时候,帮我解围啊。唉,不过,自己这么一直单着,父母也为自己担心的吧。
男人们则坐在那里,讨论着新郎的表现。二伯慢慢地说:“九斤,你这个女婿,还是不错的。”
阿溪、阿漪、小漾三人的丈夫,他最满意的,还是大卫。就连他自己的亲女婿阿文,实际上,并不是他心目中的人选。然而,因为是阿溪喜欢的,他没办法,只能接受。
大卫就不一样,多金、有才、爱妻、顾家。只要小漾一出现在他面前,他整个人和眼睛就粘上去,有时候,看得他这么开明的老头子都觉得酸。
穆爸爸骄傲地说:“那是,如果他不好。就算是老三喜欢,我也要拆散他们。”
想当时,明明外父和林叔都不喜欢自己。可是因为兰兰认准了他,最后没办法,两位老人只能接受。
但是,他才不会像老外父和林叔一样。若是他觉得不好的,即使老三认准的人,他都要想办法拆散两人。毕竟,他可不希望女儿像他妈妈一样,只能过几年幸福的日子。
呸呸呸,怎么把自己说得那么糟呢。穆爸爸赶紧在心里打自己的嘴巴。
穆爸爸的话,让五外公和小外公两人同时看他一眼。小姥爷看到这一幕,也觉得好笑。他扭头去看穆妈妈,侄女正在与朋友们谈笑风生,眼上的笑容一直深入到她的眼睛里面。
因为杨贞这回是高调的休息,并且是光明正大的过来参加婚礼的,尤五舅坐在他身边陪他聊天。
阿穆鲁氏坐在杨厚的身边,很不厚道地说着:“这回,你和丫头的梁子是结大发了。您日后,对上丫头的时候,千万记得要往阿姐身边靠。丫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阿姐不开心。”
不明白为何每回自己都能把好事变坏事的杨厚生无可恋地说:“我哪知道小丫头这么多变?一会风一会雨的。”
早知道,他应该像上次一样,带着人帮忙阻拦这些大舅子们,让大卫快点上三楼接亲。唉,小丫头的心也偏得太厉害。看着是自己老公的份上,不允许别人刁难他。若是别人的老公,关卡重重地设在那里阻拦别人。
杨老爷子在那里取笑他:“老大,你说说,你哪一回,干了一些正经事啊?”
看到小丫头今年出嫁,老爷子突然觉得,老大说的,好像也有一点道理。若是当初老二和兰兰结婚,孙女就是他的。那么今天喝茶的那人,就是自己。
不像现在,他的两个孙子,一个丁克,另一个未娶。想喝上孙媳妇敬的茶,难啊。
他把眼光重新投向阿涟,这孩子,听说现在是单身。长得这么漂亮,又这么能干,接人待物,落落大方。绝对是他理想的孙媳妇的上好人选。
杨宗那小子向来喜欢美女,如此有才有貌的佳人,绝对是他的菜。这么想着,杨老爷子冲着阿涟招手:“大丫,过来一下。”
不得不说,杨家人对穆家人的称呼,还是挺有趣的。大丫是阿涟;二丫是阿漪;小丫头是穆亦漾。
听到老人家在叫自己,阿涟笑吟吟地走了过去:“老爷爷。”
反正小妹是这么称呼人家的,于是她和阿漪跟着小妹这么称呼他。杨老爷子笑眯眯地说:“我听小丫头说,你们家里挺多书的。”
那是,家里的书房,比客房还多。阿涟想起,前天小妹回家的时候,带回来两刀宣纸,据说是千所古宣,就是这位老爷子送的。听说,这老爷子,好像听说是一名武将。
她微微一笑:“老爷爷,我陪你去二楼书房看看吧。”
这里说的书房,是新楼里的穆爸爸的书房。杨老爷子求之不得,这样可以与大丫独处的空间,可以好好地和她聊天,顺便了解一下她的喜好。
看着阿涟扶着老爷子离开,杨贞问了一句:“爹,你闲这里太吵吗?”
“不是,小丫头总说家里有书。老头子想去看看。”
他的解释,引来杨厚的疑问:“爹,你看到书头就痛。怎么会想到突然看书呢?”
一个闲到只能用看书来催眠的老爷子,竟然想看书?天方夜谭。还是说,今年的怪事特别多。
儿子的拆台,让老爷子下不了台。他一个大耳刮子狠狠地抽在他的后脑勺上:“你说的是你自己吧,混小子。”
说完,他赶紧扶着阿涟的手离开,再在这里呆一会,恐怕老大把他自己只会欣赏字却写不出好字的老底都给说出来。
望着两人离开的背景,杨厚委屈的说:“我没说错啊。老爷子这是怎么了,我想看看书。他能看得下书,天都要下红雨。”
杨贞也觉得,父亲的这个举动,很奇怪、很可疑、也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