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那么穆亦漾 > 第379章 出院

第379章 出院

    第379章 出院 (第2/3页)

孙的份上,你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大妹子,应该不排斥与你家来往。”

    宝沙是个生意人,知道黄标的话里话,他若有所思:“我想和人家走亲戚,得看大妹子肯不肯认我这个沾边哥哥。”

    “以诚待人。”

    黄标是这么认为的,穆家人并不难相处。之前他与穆亦漾通话,虽然突兀,可是,穆亦漾到最后,也没当他是骗子而对他说什么过分或不礼貌的话。

    他记得,穆妈妈有三个女儿,今天,他只见到小女儿,另外两个女儿呢,她们是否一起来到京城?

    病房里,穆亦漾与大炮正在吃饭,杨老爷子和邓老爷子坐在病床旁边,身边是杨厚抱着大大、慕容俊浩抱着小小,阿漪坐在床头旁边,轻轻地按摩着太姥姥的双手,大伙与老人家轻声地聊着。

    太姥姥对杨家并不陌生,小艾在京城里念书的时候,就写信对她提过自己在京城里有个结拜兄弟的事情。后来她来到京城之后,对杨家的事情亦有所闻。

    杨老爷子与太姥姥聊着自己当初与小艾相识的事情:“年轻气盛,目中无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二弟,被他借古讽今,好一阵嘲笑。恼羞成怒的我与小艾打起来,我俩打的可凶了,身边的人都不敢劝架。”

    不打不相识,说的就是杨老爷子和小艾。有句话说的好,打出来的交情才深厚,他与小艾的交情,始于这场惊天动地的斗殴。

    想到从不轻易动怒的大儿子,太姥姥一脸的幸福:“小艾脾气很好,我猜,肯定是你的错。”

    “还是干娘理解小艾,我年轻时的脾气确实臭,火炮一样,一拉就着。自从认识小艾,我的脾气才开始收敛。”

    感慨万分的杨老爷子想起往事,唏嘘不已:“我这一生,能听进劝的话不多。只有二弟,他的话,说十句,我听十一句。句句话,令我终生受益”

    二弟当时经常劝他,“大哥,坚持你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的影响”;“大哥,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大哥,勿忘初心”。

    就连太姥姥也觉得,自己的儿子如同一轮太阳,给他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小艾回家之后,有时我冲发他脾气,他就说,我和他京城里的大哥一样,都是急性子。”

    老人之前的对话,令杨厚很新奇。他实在忍不住,插入两人的对话:“干奶奶,我爹年轻时的脾气,又臭又硬?”

    在他印象当中,老爷子属于凡事三思而后行之人。所以,当有人对他说,你爹年轻时,是张飞李逵的脾气,他根本没办法想象出那个画面。

    谁没有年轻过?太姥姥微微一笑:“面对事实吧,年轻人。我年轻的时候,人称指天椒。老了之后,指天椒不也成为小绵羊。”

    这性格,听着有点像小妹。阿漪抿嘴一笑:“太姥姥,小妹脾气上来的时候,随您。她发脾气的时候,犟得十头蛮牛也拉不回,舅姥爷都哄不好。”

    舅姥爷的确有跟太姥姥说过这事,他当时还特别头大:“幸好囡囡几乎不发脾气,要不然,想哄她消消气,可不容易。”

    正在吃饭的穆亦漾可不干了,她在沙发那里大声抗议:“胡说八道,黑白颠倒。舅姥爷亲口说的,三姐妹,我最乖。”

    杨家人对此深信不疑,可是,阿漪和慕容俊浩却不同意,慕容俊浩还无声地笑出大白牙。

    小妹平时是乖巧,然而,当她脾气上来的时候,谁的话也不听,我行我素,没人劝得了她,包括没离婚前的大卫。

    这种昧良心的话,也只有舅姥爷说的出口,也只有马大哈易受骗的小妹会相信。阿漪随便敷衍着:“行行行,你最乖,乖到大家不得不依你。”

    没办法,谁让小妹出生的时候,家里的三个老人都上了年纪,只知道惯着孩子,慢慢地给惯出一些小毛病。从小养成的性子,改不过来,本性难移嘛。好在,小妹虽然小毛病不断,大毛病却没有。

    阿漪的话,令穆亦漾得意的露出笑容。可惜,无意对上大炮那副活见鬼的表情,穆亦漾自信心大受打击:“这是比南珠还真的真话,我舅姥爷说的。舅姥爷从不说谎。”

    既然是你家里人的话,姑且当真吧。大炮赶紧点头同意:“就是,明摆的事实。我跟着你这么久,怎会不了解。”

    这才像句人话,穆亦漾满意地夸他:“算你有眼光。”

    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大炮安慰自己,危机成功躲过。跟在小祖宗身边的时间长了,早就摸清并学会“论如何在小祖宗身边存活的生存之道”。因此,他的日子,比起其他陪练抗打的兄弟们,好太多。

    有孩子们陪在太姥姥的身边,太姥姥显得较有精神。她不时地逗着双胞胎,与阿漪慕容俊浩唠叨两句,和两位老爷子说着过去发生的事情,看着穆亦漾时不时地与阿漪拌嘴,整个中午,她老人家的心情,甚为愉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