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分工 (第3/3页)
上去:“不错,冰凉冰凉。天热时躺在这玩意上边,好凉爽。”
“先生,您说的一点没错。竹制品,比一般的物品低温。”老人家笑着说,“它还防潮,耐高温,特别实用。在我们这一带,竹家具还是比较多人使用。”
防潮,不错,听起来挺适合海门。贺高一下子来了兴趣:“老板,这边的人,多用这些竹家具?”
“用的人挺多,大众化。”老人家介绍,“竹家具在我们这边,自古已有。不过,有钱人家,用的都是传统的实木家具。只有普通大众用的多。”
好实在的老人家,他这么说,岂不是说自己的竹家具上不了大场面。尤五舅饶有兴趣地拿起一张小小的竹凳:“这个凳子,特别像我们竹筏上的小凳。”
从躺椅上站起来的贺高打量着让里的物品,突然,他眼光一顿,走到墙角,拿起一个小玩意:“看看,这和小妹房间里的竹蜻蜓,简直一模一样。”
这个家具店里,除了家具之外,还卖一些小玩意。老人家给他介绍:“游客对我们竹制品很感兴趣。像家具这些,物件显得大点,也许他们也用不上,所以看上的没几件。但是一些小物件,纪念品,他们很喜欢。经常会买些手信带回去,孩子们也喜欢。”
一直陪伴的工作人员也说道:“是啊,竹子算是我们兰野的特色,竹制品向来受游客人的欢迎。来兰野旅游的客人,多伴喜欢带些小玩意给亲戚朋友。”
拿着手里的竹蜻蜓,贺高问老人家:“老先生,这是你们自己做的,还是厂家做的?”
“店里的这些东西,全都是我家的作坊做的。这些小玩意,是我侄子弄的。”
没想到,老人家里还有一个作坊。贺高来了兴趣:“你们家自产自销?”
“是的,不过,只是小小的一个作坊,规模不大。这门手艺,是祖传下来的,舍不得丢弃。”
把玩着手里精致的竹蜻蜓,贺高笑着说:“我小妹也会弄些雕刻之类的,她的刀功不赖。我舅舅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我们家里所有孩子们的婴儿床,全是我舅舅亲手打造。”
听上去,这位先生的家里人,有不少的手艺人。老先生笑着说:“这个竹蜻蜓送给您。您拿回去给你家妹子,让她看看我们兰野的小玩意。”
看两人聊得挺有兴趣,尤五舅心里想,该不会贺高看上人家的家具了吧。恰了,下一句,贺高说出的话,与尤五舅心里想的,一模一样:“老伯,我看您的家具好别致,既然是祖传的家业和手艺,您老人家有没想过,到别处开家分店。”
得,真是看上人家的家具,想着与人合作。兰野的工作人员瞬间来了兴趣,没等老伯开口,他马上抢着说:“好事啊这是,来来来,老伯,我说,您别让我们光站着,至少泡壶茶让大家伙润润嗓子。”
工作人员自来熟地拉着贺高坐到靠里面的小竹桌上边,热情地招呼着:“老伯,赶紧的,坐下聊会。”
没想到,逛个街也能逛出生意来。虽然不是把资本引入,但是至少算是资源输出,照样是赚钱的营生。
这场生意,不是三分两秒能解决的事情。尤五舅带着人往外走:“姑爷,你慢慢聊,我到别处看看。”
老人家虽然听不懂内容什么,但是他知道,这拨客人说的是粤语。蓦然地,他心里头同来由地一紧。正在那个时候,一个中年人走进店里。
中年人看到店里挤满了人,这些人三三两俩地往外走,同行的,还有一些本市的大大小小的领导。坐在老人家旁边的,竟然有一位市里的领导,以及一个高大威猛的帅哥。
此时,老人家向他招手,示意他来到身边:“年轻人,这是我侄子。如今,我们家里,当家作主的,就是他。”
言下之意,你如果想谈生意,正主就在面前。
贺高主动伸出手:“这位大哥您好,我是来自海门的贺高,刚才我正和老伯商量,看他有没有兴趣,在我们老家开一家分店。”
一听到海门,元丰愣住。他听到了什么,这位年轻人让他到海门开一家分店?海门的人,跑到这里干什么?
一头雾水的元丰坐在竹凳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喜欢竹家具?”
“是啊,您或许不知道。我们海门是一个海滨城市,三面环海,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船、小艇、竹筏、小扁舟之类的。这种防潮耐高温的实用物件,我们都在用。今儿来到你们这里,听老伯说竹子是你们这边的特产,而且你家又是制作竹产品的作坊。你家的制品都不错,所以我才问你们,有没有兴趣到我家那边开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