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是战是逃? (第3/3页)
回将军,跑了,早就跑了,十来天前就冒着大雨跑了。”
    汉军使者在营寨外看到的,不过是留下做样子的百来人。
    他们在看到汉军开始渡水之后,也撒着脚丫跑了。
    “怎么可能跑了?怎么会跑了?”
    魏延冲进营寨里,看着空荡荡的一切,喃喃自语。
    说好的决战呢?
    居然冒着雨偷偷跑了?
    他犹如一头受伤的猛兽,在空寨里转了几圈,红着眼低吼道:
    “司马懿怎么会跑?他怎么敢跑?”
    当着两军的面,约定了要决战,他就这么跑了,不怕世人耻笑吗?
    别说是魏延,就算是大汉丞相,听到魏延的回报,说司马懿已经跑了,亦是当场愣了半天。
    “人无信不立,司马懿此番,当着数十万将士的面,抛信弃义,失做人之本,就算是逃回去了,又有何颜面立足于世?”
    虽然大汉丞相早就看出对岸有些不对,但他只是以为,司马懿在决战中想要出什么花招。
    他从来不觉得,司马懿会悄悄遁走。
    出身世家,代表着关东世家的颜面,做出这等事情,本就已经是惊世骇俗了。
    更重要的是,五丈原以西,汧县原本有两万魏军,秦朗又带了五万人过去。
    这七万人马,司马懿竟是说抛弃就抛弃了,而且还是恶意抛弃。
    秦朗的五万人马可是曹叡的禁卫军啊!
    曹家的脸面,在司马懿面前竟是如此不值一提?
    身为大汉忠臣的丞相,根本无法想像:
    有人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尚可一战的情况下,竟然故意让皇家禁卫军来送死,借此掩护他的逃跑。
    “丞相,我们怎么办?要不要追?”
    魏延很明显气急败坏地急问道。
    诸葛亮站在沙盘前,目光紧紧地盯着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听到魏延的话,他摇了摇头:
    “追不上了,如果司马懿真的存心要跑,那他此时恐怕已经在武关了。”
    “再加上道路泥泞,地面湿滑,我们怎么追?现在我们能做的,最多是派出斥候,看看司马懿是退守长安还是前往武关,乃至潼关……。”
    话未说完,诸葛亮也不知想到了什么,他忽然转过身来,大声道:
    “来人!”
    “丞相有何吩咐?”
    “立刻派人去通知吴将军,让人派出人手,查探贼人阵营,看看东边的贼人是不是也冒雨跑了!”
    “诺。”
    如果秦朗也跑了,那么司马懿就是铁了心要逃出关中。
    不过西边的七万人马,需要绕一大段路才能去武关,未必能跑得掉。
    “如果秦朗没跑,那么司马懿也未必是逃了。”
    诸葛亮的脸色越发阴沉起来,“他也有可能是去了河西。”
    “河西?”
    “没错,就是河西。”诸葛亮手执长鞭,点在大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带,“若是此时冯明文已经渡过大河,那么极有可能会一头撞上司马懿的大军。”
    大汉丞相越说,声音越是低沉:“或者,司马懿会在哪个地方埋伏冯明文所领的凉州军……”
    不管事实究竟是什么,此番交手,司马懿显然更胜一筹。
    此人久在关中,熟知关中气候,完美地利用了这一场秋雨。
    若是冯明文当真已经进入河西,面对突然出现的司马懿大军,背后的大河就成了一条要命的绞绳。
    前有大军,后有大河,转战数千里的疲惫之师……
    诸葛亮的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吴班的营寨与五丈原不过是数十里路,平日里倒不觉得有多远,此时此刻,大汉丞相却觉得是度日如年,心里早已心如火焚。
    就在他快要按捺不住,准备再派出人马时,吴班终于传回了消息:秦朗军依然驻扎在原地。
    这个消息,非但没有让丞相高兴起来,反而是让他更加地担心。
    如此说来,除非是司马懿完全抛弃了西边的七万人马。
    否则,魏军主力去河西的可能性只会更大。
    “冯明文擅长绝地反击,不惧背水之战,街亭如此,金城如此,萧关亦如此,我相信,这一次他也不会让人失望!”
    如果这个时候才追上去,非但救不了冯明文,恐怕西边的贼人都要跑掉。
    诸葛亮咬牙道,“魏延,你速领两万人马,渡过渭水,拿下渭北高塬,防止秦朗从渭北逃窜。”
    司马懿大军既然已经退走,那么渭北高塬的守军估计也撤走了。
    不然就成了孤军,在此时这种情况下,就是多让一支人马送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