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风流种 (第1/3页)
“繁台*”是后世所谓“汴京八景”之一。这繁(读作博)台就在开封城的东南郊,春日乃是是这里游人最多的时刻。
赵明诚和蔡涤二人出了陈州门,往前再行一阵,便见前面杨柳依依,楼宇连亘,游人三五成群结伴嬉闹,当真是一派“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阳和之境。但二人却没有驻足欣赏景色的兴致,径直向旁边的柳归亭而去。
柳归亭是这繁台高处的一个亭台,因为地方偏僻些,一般游春的人倒也少去,倒是一干文人墨客贪此地一番宁静,常常往这里来聚会。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这些人的固定聚会之所,一般的游客出于对文人的敬畏之心,便不复往此亭去了。亭的匾额上写着它的名字,两边朱柱上刻了一联诗句:“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出自李白的名句,用以冠名这个原本不知名的小亭倒也切情切景。因为,柳色可谓是*的一个标志,而这繁台*,便是一个以柳色写就的*。
李清照很自然地坐着,一点也没有在意来往行人投向她的惊艳目光,作为一个十五周岁的女子来说,这份淡定已是颇为不易了。
她今天这一身墨绿色的对襟大衣,内着水蓝色的抹胸,衣外加云肩华袂,腰系一条水色的飘带,飘带上配着一个碧绿的“玉环绶”长袖下垂,裳外微露出上翘的鞋头。事实上,她这一身打扮并不是时下里流行的窄袖短襦衣着,但穿在她身上却非但没有让人感觉怪异,反衬出了她与众不同的风姿。她的这一双脚并不是天足,但却可谓是天生的三寸金莲。加上她蛾眉带秀,凤眼含情,纤腰如柳,瓜子脸庞上洁白无暇。虽未必有西施、飞燕之资,却足够让人暗慕不已了。当然,她李易安最吸引人的显然不是姿色,而是那不动如山的气质和愧煞须眉的才气。
在她的对面坐着一名身材很是轩昂的男子,眼神清澈地望了她一眼,笑道:“经年未见,贤妹如今出落得越发漂亮了,连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