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宋纨绔 > 第169章 谁可为储?

第169章 谁可为储?

    第169章 谁可为储? (第1/3页)

几天时间过去了,皇帝不豫的消息已经是尽人皆知,请立藩储的声音开始在大臣里面响起来。储君作为国之副主,是一旦国朝大忧,朝廷不至于出现****的定海神针。问题是当今皇帝赵煦至今只有一子,前几天蒙主的召唤,以前走了。若要立潘储,必然是赵煦的兄弟子侄,这就是众大臣都三缄其口,不敢首先提出的根本原因。

    要说大宋的皇帝多有一个毛病:子息单薄。大多数皇帝都没有其他朝代那样动不动十几二十岁个儿子的。而最典型的是仁宗皇帝和当今小皇帝赵煦。仁宗当了四十多年皇帝,曾经有三个儿子,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这和赵煦颇为相似。

    想当年,仁宗生病,名相韩琦请立储君,仁宗说::“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结果,仁宗运气够被,千呼万唤之中,那小孩子生下来竟然是个女儿!韩琦一看这个情况,便授意包拯出来趁机旧话重提,这包黑炭说话就没有韩琦老狐狸好听了,但仁宗还是顶住了压力,只是说:“再等等!”。这一等,就等来了好消息宋仁宗的堂兄汝南王赵允让死了!你说这是多好的一个消息啊,留下孤儿寡母的,仁宗皇帝马上仁心大作,主动提出收养人家可怜的孩子宗实,过不几天,就把他立为太子。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仁宗皇帝乃至大宋这个时代人的心思:人是不能无后的,就是无后,也要过继一个过来防老。但过继来的孩子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骨肉,你实心实意把他亲儿,他能不能真心诚意从骨子里把你当爹,还不一定呢!

    从这个事情上来看,立潘储绝不是很轻松的事情。不说其他的,即使立起来顺利,若是有一天赵煦病好了,他问:“你们那么着急立太子做什么?”你难道要实话告诉他:“怕你走路不小心摔跤,摔死了!”?何况,赵煦毕竟才二十几岁,只要是熬过这一关,以后生子的机会也不是没有,现在就立一个潘储在那里,置以后可能出现的皇子于何地?

    正是因为有这些顾虑,满朝文武都很默契地选择了缄默,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充当这出头鸟。就连一向以敢言直谏著称的首相章惇也选择了沉默,其他碌碌百官又岂敢轻易触雷?

    紫宸殿,早朝上,金光灿灿的皇帝龙座已经连续几天空空如也了,这种情况在皇帝普遍勤政的大宋来说,自从当年的神仙皇帝真宗之后,已经好久没有出现过了。不少皇帝即使身子有点小疾,为了不惹上“惰于政务”的恶名,也宁愿选择勉力上朝。但现在的情况群臣心里都很明白,要说勤政,亲政才几年的小皇帝赵煦是有大宋以来少有的,他现在不上朝,说明他病得已经很是不轻了。

    殿头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声音一如往常地响彻了整个大殿。

    群臣沉默,如山一般沉默。

    就在此时,龙座右后方一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