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战前 (第1/3页)
紧锣密鼓之中,宋辽之战也要开赛了。
这回比起上次大宋国内的预选以及五天前的辽夏之战在受关注程度上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
首先是《东京日报》连续很多天作了大篇幅的报导,对双方的每一个圆社的个人特点以及生活习惯,爱好等都有涉及。其广告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加上以往玉津园每年都要举行“宴射”,大宋都已经不知道几连败了,输得有些麻木,人们自然就对这比赛失去了关注的兴趣。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比的可是蹴鞠呀!大宋人在弓马骑射上不如辽人很正常,但是蹴鞠走马这等玩乐之事是没有理由比不过谁的!更何况,大宋的新官家可不就是当年整日和一群圆社混在一起蹴鞠的端王吗?一下子,人们的国家荣誉感又回来了,大家信心爆棚,齐齐都往玉津园拢去。
一时之间,用“万人空巷”来形容玉津园外的盛况是毫不夸张,不仅是汴京本地的,不少外地人也专程进京来关注这场比赛,想要亲眼见证一下大宋“打败”大辽的历史时刻。虽然这只是纯粹的YY,但大家却都很热衷于把球场上的得失和战场上的得失联系起来,甚至混为一谈。
虽然玉津园平头百姓是不能进去的,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皇家私蓄。但是,大宋的有些律法还是很宽松的,据说有一次,有个平头百姓偷偷进了太祖的陵墓,偷吃了里面的桃子,最终守卫的兵士也没有被判死刑,而那个百姓甚至免遭处罚。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其他任何朝代,都是完全不可能的,偏偏就在大宋发生了。
正因为如此,此时的玉津园门边的墙上就坐着不少很不安分的百姓,若是在平日,守护的军士自然是要厉声斥责,立马要把人赶走的,但这时候这些军士们却都成了瞎子,明明看见了也似根本没有看见一般。
今天的百官来得比五天前更为齐整,可以说在汴京城内有资格在玉津园谋得一个站着的位置的官员和权贵都来了。
而令人意外的是,小皇帝赵佶也早早就到了,要知道,一般来说,为显身份,皇帝是必须要等到最后时刻才到的。这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