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6章霜锋寒甲胄,民瘼裂重闱 (第3/3页)
『召集全城所有铁匠、弓匠!拿着我的令牌!立刻行动起来!立刻!马上!延误者以军法论处!』武库校尉的吼声在院落中回荡,脸上的横肉因激动而抖动。
命令如山倒。
顷刻间,如狼似虎的兵士冲入邺城的大街小巷,任何挂着『冶』、『匠』招牌的铺面都被粗暴地砸开。
不管是擅长打犁铧的,还是专门做首饰的,统统都被抓……
哦,『召集』起来,连哀求的工夫都没有,工具被没收,人也被推搡着带走。
不过一个时辰,全城数百名工匠,无论专长是否是军械,悉数被强征入武库旁的工坊。
工坊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武库校尉挥舞着皮鞭,呵斥着那些疲惫不堪的工匠。
『快!磨快箭镞!校直箭杆!谁慢了就鞭子伺候!』
制造军械并非儿戏。
谁都清楚。
让打造首饰的工匠来修兵器……
好吧,战时么,可以理解。
但是……
某位经验丰富的老铁匠,赵老翁颤抖着手拿起一支箭镞,只看了一眼便摇头,『军爷,这铁坯本身就有杂质,淬火不过关,非是打磨能解决的……』
『少废话!什么?回炉?没时间!现在就只要打磨!上头命令就只是打磨!磨不快就是你怠工!』
兵士的鞭子抽在旁边的柱子上,发出吓人的响声。
『军令如山!动作快一点!箭羽不得歪斜!箭镞不能有锈!箭杆不能弯曲!』
『都听到没有?!』
『让你们来不是让你们提意见的!』
『加快动作!今夜必须全部完工!』
于是,工匠们只能进行表面功夫。
箭镞钝了,就在磨石上蹭出点寒光,应付检查;箭杆稍有弯曲,便用火燎一下强行扳直,却不知内里纤维结构已经损坏。
他们连夜赶工,生产出一批批看上去光鲜,实则一用即废的『合格』箭矢。
武库校尉看着重新修复的弓弩,看着堆积如山的箭矢,满意地点点头。
在他看来,这些就是他的能力体现,价值提升。
……
……
更荒谬的,是出城执行『投毒』命令的小队……
为了不给即将来犯的骠骑军留下任何可用的物资,曹丕下令将城外村庄全部焚毁,水井投毒。
被派去执行『投毒』任务的小队,由军候带领。
士兵们抬着几大桶气味刺鼻的药粉,面面相觑,脸上都有惧色。
他们大多是本地征召的兵士,家乡就在这些即将被破坏的村庄里。
『头儿……这……这往后要是仗打完了,咱们喝什么?』
一个年轻士兵怯生生地问,手紧紧抓着木桶,看着那些『毒粉』,不由得有些脸色苍白。
军候心里也直打鼓。
他是本地人,知道这些水井对百姓意味着什么。
到时候自家人还喝什么?
全去漳水打水运水不成?
要知道,曹操……
哦,不仅是曹操,当年袁绍还在的时候,为了保证北城官府贵人用水,就已经在漳水上修建了玄武池,专供北城官吏用水,而普通的百姓则是禁止在漳水上游取水,要打水只能去下游。
而这一来一回,能不能打多少水另说,光路程……
投毒简单,可是将来要恢复……
『闭嘴!执行军令!』
军候呵斥道,但脚步却越来越慢。
来到第一口井边,士兵们都犹豫着不肯上前。
这口井位于一个小村庄的中心,井口石栏被磨得光滑如镜,可见日常使用之频繁。
井旁还放着一个木桶,桶底还有些许水渍。
军候咬了咬牙,抓过一把药粉,走到井边。他探头看了看井下幽幽的井水,仿佛能看到未来无数人中毒哀嚎的景象。
他的手颤抖了。
最终,他像是完成仪式一般,将那一小撮药粉撒在井口边缘,任由风吹散大半。
『好了,这口井处理完了。下一口!』
军候大声说道,仿佛在说服自己。
士兵们如释重负,有样学样。
每到一口井,都是象征性地撒一点药粉在井沿,甚至有人干脆抓把黄土撒下去,敷衍了事。
他们的任务记录上,赫然写着『已完成北城郊外二十一口水井投毒作业』,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一口井的水源受到真正有效的污染。
……
……
当所有这些层层上报的文书,『武库整饬完毕』、『市价平稳』、『坚壁清野彻底』、『水源已断』等等,最终汇总到曹丕的案头时,曹丕感到一丝欣慰油然而生。
他认为自己的政令畅通,万无一失。
邺城已经被打造得宛如铜墙铁壁一般!
直到某一天的黎明,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邺城城头时,值守的哨兵突然发出了惊呼!
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黑色的细线。
那细线越来越粗,渐渐变成了一片移动的森林,无数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三色的旗帜在晨光之下耀眼夺目!
骠骑骑兵!
慌乱的铜锣声响彻了邺城上空!
曹丕手中的报告掉在地板上……
他们,他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