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上门 (第2/3页)
进来。
楚质客气还礼。微笑走入前院。发现院中停有一顶轿子。何涉知交满天下。何府也时常广纳汴梁鸿儒。有人前来拜访是正常地事情。楚质也没有感到奇怪。只是微微一笑。好奇询问道:“却不知今日是何人前来拜访老师?”
“是赵相公。
”院子微笑道。神情有几分自豪。虽然只是一个地位低下地仆役。但是迎来送往地都不是普通平凡之人。还能经常接触普通百姓一生难以见到地达官贵人。院子心里有种难以言喻地优越感。
楚质知道院子说地是赵概。今科科举结束之后。身为翰林学士、知贡举地赵概。得到群臣地推荐。得到皇帝赵祯地许肯。正式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大宋政事堂宰相之一。当然。有人上位。那就意味着有人下台。只是下台之人。楚质也不熟悉。也就懒得理会。况且下台之后。未必没有机会再重新上位。
这也是宋朝的政治特点,宰相轮流坐,不知明年到谁家,罢相在世人看来,是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每当全国各地有什么大点的天灾**时,在百姓或者万民的心目中,那是上天的警示惩罚,警示的对象当然不会是黎民百姓,江山社稷是谁的,矛头自然就指向谁,众人心知肚明,但总不能让天子蒙羞吧,这时候身为百官之首、当朝辅臣的宰相,自然而然的就是最好的顶锅人选,是贬是罚就不重要了。
不要以为顶锅没有好处,天子圣明,
切记在心里的,这样的好臣子自然堪称大用,隔上|,随意找个理由重新再启用,依然风光得意,而且就算在任期间,一切平安无事,也会有御史站出来指责对方毫无树建,不配为相,应该识趣退位让贤,宰相之位也坐不长久,说到底不过是帝王权术,平衡二字作樂罢了。
所以当赵概成为参知政事的消息传到耳中,楚质奉上程仪表示祝贺之余,心里面却没有太大的高兴,如果赵概任其他重要职位还好,起码能在朝中待久些,如今成为副相,过几年恐怕就要请群外放。
本来还想自己在地方上历练几年之后,托赵概帮忙活动下,调回汴梁为官呢,看来这希望要落空了,楚质轻微摇头暗叹,虽然说还有个大伯楚汲,可毕竟是血脉之亲,也不好直接插手自己的事情啊。
走到客厅前,透过屏风薄纱,隐约可见何涉及赵概的身影,楚质收回对以后的展望,伸手拦住要进去通报的院子,理了下衣裳,满面笑容的扬声说道:“老师,学生求见。”
只见屏风内的身影晃悠了下,掠过几句含糊不清的笑语,随之传来何涉的声音:“既然人到了,那就自已进来吧。”
向院子揖让了表示谢意,楚质伸手掀开厅门珠帘,从容自若的走了进去,朝列席而坐的何涉、赵概行礼道:“见过老师、赵学士。
”
何涉轻轻颌首,唇角绽出笑意,本来就红润的脸庞透出润亮光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