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重聚 (第2/3页)
有许多的可能。楚质沉默点头,认为何涉说得十分有理,无论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实施新政变革时,却是过于急切。以为跟商鞍变法一般,要用猛药才可以成功,却没有考虑朝廷积弊太重,毒瘤与血管盘根错节纠缠在一起,一刀切下去,肿瘤固然清除。但是血管爆裂,病人怎么能承受的住。
痛得厉害,刀子自然没有保留的必要,肯定会被舍弃,这就是范仲淹与王安石的下场,同时肿瘤没有根除,也会也再次形成,而且愈加扩散。最终会毁了国家,朝野有识之士,谁不知道,问题在于,谁也没有办法,在不伤害自身的情况下。把肿瘤切除。确切的说,或许办法太多,可是实施起来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灵丹妙药,吃到肚里其实也疼痛难忍。最后,自然再也不敢轻易尝试了。
“一群鼠目寸光之徒,早晚会自食恶果何涉愤然咒骂,谆谬说道:“景纯,你今后不管居于何个。千万不要与某些人一样”存私心杂念,丝毫不顾及朝廷社稷。”
“老师教诲,学生自当牢记。不敢淡忘。”楚质说道,至于最终是否能做到,那就真的不敢肯定了。毕竟朝中夫臣,哪个不是身家丰厚的。绝对不会为了区区小利,做些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事情,可是他们却纷纷反对范仲淹新政,王安石变法。可知变革对于他们利益的伤害会有多大。
就以楚家为例,楚汲几人固然十分敬佩范仲淹,但是对他实施的新政却是颇一择的,毕黄限制荫补制度,楚质凡经考卜讲十,不用州他小是还有几个小辈,谁能敢说他们都会的中。若是不能,只有靠补官荫进,以保证他们日后的富贵。
现在楚质是很赞成新政,有国才有家。改革吏治,使国运昌隆,这点觉悟还是有的,可是以后,就很难说了,毕竟王安石的变法,绝对是弊多利少,又损害自己利益,又祸害平的百姓,怎么能不反对,问题在于,表示反对,又成了保守官僚,楚质很纠结。
“渐老之后,总是喜欢回思过往,以你在杭州的表现,希文几次夸赞。如此品行,何用老夫提醒。”何涉自嘲一笑,又问道:“对了,听说你们在杭州大兴土木,引得言官几次弹劾,却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学生初到钱塘,上任几日,忽而发现
楚质再次重复自己的经历,而且十分成功的蹭到了午餐,再陪何涉聊了两个多时辰,品鉴字画,聆听经学大义,直到黄昏时候,才起身告辞。
“嗯,明日你还要到审官院述职,老夫就不留你了,料想其后几日。你忙着聚会宴饮,应酬琐事,也没得安定,功课暂先搁置何涉很是开明,当楚质欣喜应声之时,却又说了一句,“日后再补回就成
脸色又垮了下来,楚质告退而去。出了何府,上了车辆,马车悠悠。蹄声滴答,缓缓而去,片煮就消失在小巷外,仅留下一串铜铃锁声。
不久之后,车辆来到城东大街附近。天色已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