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产业高地 (第2/3页)
高管承诺,如果遇到生产工艺的问题,他可以委派技术人员提供帮助,从而收获了对方又浓了几分的热情。
……
“你打算将电池技术大范围授权?”戴军鹏翻着手中的文件纸,加重了语气问道。
“对,当然不会是免费的。”陈文浩面对戴军鹏的疑问,表现淡定。
虽然他保留了商用和民用市场上对新型电池的主导权,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扩大自家的电池厂产能,生产尽可能多的新型电池,然后按照出价高低卖给蜂拥而来的厂商,赚取高额利润。虽然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选择这样的一条路才是正常的选择——他有技术专利、不缺资金,甚至都已经有了现成的工厂,扩大产能供应市场,做好这门独家生意,一切顺理成章。
但对陈文浩来说,这些都没有意义,论钱的话,即使他现在什么都不做,现金流也足够他用上三辈子了,如果他能活那么久的话。而要说独门生意的话,他脑中有更多的外星科技都是还未挖掘的宝矿,随便拿个出来都可以独霸一个行业。更何况,正在日夜赶工的总部基地、拿到授权却还是空白的航空航天版图、都是他近期更需投入精力的事情。
他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初衷,用科技改变世界,如果真要选择什么都自己做,更大规模的生产区、更频繁的商业谈判,更多的精力支出,事倍功半不说,用外星科技去横扫一个个行业,将其他的同行都赶尽杀绝,也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在授权仪式结束后,他找了个机会和戴军鹏谈起自己的打算。军委装备发展部已经在之前的商谈中,被暂定为专门负责和陈文浩的对接沟通。
“你交给军方的资料可以让电池性能最高提升20倍?而转给普通厂商的技术只能达到10倍?”戴军鹏一边翻阅着手上的文件,一边问道。
“其实就是一个配方微量的调整和一处工艺上的差别,成本大概提升10%而已,对于军工装备来说,相比性能的提升,这点成本的增加完全可以接受。我的工厂已经可以做出20倍的电池,但是从市场反应来看,目前10倍就够用了。”陈文浩解释道。
陈文浩的计划是,联合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