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元首 > 第十六章 抗战前奏

第十六章 抗战前奏

    第十六章 抗战前奏 (第3/3页)

、青岛之日本驻军,再全力对付平津战事。”

    军委会管理部代部长姚琮:“其利有五:指挥利便、集中容易、补给较便,江南多港湾不利于敌;易动列强观感而得多助。”

    因此,1937年<国防作战计划>规定:“长江下游地区之****,于开战之初,应首先用全力占领上海,无论如何,必须扑灭在上海之敌军,以为全部作战之核心,尔后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敌之登陆……不得已时,逐次后退到默认阵地,须确保乍浦、嘉兴、无锡、江阴之线,以巩固首都。”

    张俊作为一个上校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的,在说一个德国上校也不可能去参加中国的最高级别的作战会议,但张俊还是和隆美尔呕心沥血地拟定了一个庞大的战略计划,就是完善了张俊与隆美尔在轮船上的那次战旗推演,使之更加完美。

    张俊把作战计划交上去后,就在也没有回音,你一个上校居然想去指挥委员长和他手下的一大群一,二级上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你一个西点军校毕业的,乳臭未干的小子那是异想天开了,蒋中正没有当面拒绝张俊,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当然那份作战计划书也被锁进保险柜了。

    历史的车轮依照其惯性,继续滚滚向前,蒋中正没有采纳自己的计划,也没有调遣张俊的德械军,第一张俊有独自指挥和制定作战计划的权力,也就是说张俊在这一年里,可以拒绝蒋中正的任何作战命令,第二,蒋中正也不愿意把这个训练不久的德械军拉到上海巷战里面去,那可是中国唯一的装甲军,是宝贝中的宝贝,轻易动用不得。

    虽然蒋中正拒绝了张俊的作战计划,但是还是采纳了一些张俊的意见,在新修建的国防工事上部署了十五个地方师,战力比较差,火力配置也差,让张俊忧心不已。

    8月11日,日军要求中国撤除上海保安队与其防御工事,同时以军舰20余艘护送运输舰向上海增补军需品,并动员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约3200人)与在乡军人、义勇团。俞鸿钧认为:“日本一面赞同以外交方式解决本案,一面又增兵威胁,殊属不合”。21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张治中“围攻上海”。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指控中国军队违反一二八上海停战协定,上海市长俞鸿钧严正驳斥,英、美、法、义外交官要求国民政府将上海列为不设防城市。****原定于13日拂晓前开始攻击,但由于英美等驻华使节正在调停,中国为顾及国际视听下令前线张治中暂停攻势:“希等候命令,并需避免小部队之冲突为要。”。

    8月15日,中国下令总动员,沪杭为第三战区,任命顾祝同上将为战区副长官,作战方针为“战区以巩固首都及保有经济策源地之目的,迅速围歼上海附近之敌,并打破其沿海沿江登陆之企图”。8月18日,蒋中正下令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引来张治中的不满:“陈辞修资格太浅,怎能指挥我!”冯玉祥虽是两人直属上司,但无法调和两人摩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a>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