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十五章 狼狈撤退 (第2/3页)
引荐给阿罗撼。
阿罗撼一脸惊愕:“久闻吐蕃大论之大名,却不想今日于此相见。”
他的信息较为滞后,虽然从穿行于思路之上的行商口中得知噶尔部落已经与吐蕃赞普兵戎相见,却并不知噶尔部落何时与大唐结盟……否则禄东赞何以出现在唐军营地之内?
禄东赞也有些好奇:“老夫的确曾经去过大马士革,但那已经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没想到如今的大马士革居然也有人知道老夫之名?”
信息的传播是极其困难的,如今东西方之间的交流,绝大多数时候依靠丝绸之路。但吐蕃地处高原、偏居一隅,与大唐之间的联通在于“唐蕃古道”,与丝绸之路完全搭不上。
阿罗撼便笑道:“吐蕃亦是当世强国,大食既然耗费举国之力东征,又岂能不对吐蕃有所了解呢?大论要相信我,现在大马士革宫殿之内有关于吐蕃的各种信息、情报,绝对比你想象要多得多。”
事实上,上一次西域之战以大食战败告终之后,大食内部不少人认为从七河流域、西域进而征伐大唐这条路太过艰难,干脆直接越过葱岭登上高原,待到将吐蕃覆灭之后顺势俯冲而下,直插大唐腹地。
但是当他们知晓葱岭有多高、吐蕃又有多险之后,果断打消了这个念头……
禄东赞何许人也?
马上便明白了阿罗撼言外之意,不过他并不在意。
噶尔部落内附大唐已成定局,不仅此后与赞普再无干系,甚至再也无望踏上高原半步,至于吐蕃之盛衰兴灭,与他何干?
他指着焦黑一片的可散城,问道:“这座城池损毁严重,大唐是否要择址另建?”
房俊摇摇头:“可散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座城便可以控制整个河中地区,岂能择址另建?”
阿罗撼道:“但若予以重建,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与时间。”
房俊笑道:“这一点诸位倒是无需担忧,区区一座城池而已,如今夷为平地更有利于重新规划,至于重建,不值一提。”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便秉持了两大优势,筑城与种田。
但凡与这两项有关,总是能够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情与能力……
*****
奥夫与马斯拉玛带着两万余兵马沿着药杀水一路溯流而上,希望借助河道之帮助减少唐军左右突袭之困境,因为一侧有河道阻挡,只需将注意力放在右翼即可。
然而局势却出乎预料。
唐军战马速度太快、兵卒体力太好、弓箭射程太远……
唐军也不着急,不管大食军队走哪条路线、行进在什么方向,就那么远远的坠在大食军队身后,走一段路便突袭一下,而后撤离,积蓄力气之后再度突袭。
凭借速度与射程的优势,不断蚕食大食军队的后阵,追得大食军队狼奔豕突、叫苦连天,一时片刻都不敢歇息逗留。
奥夫无奈,只得“断尾求生”,下令后阵脱离大部队,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延阻唐军追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