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六十四章 聚会 (第2/3页)
,包在我们身上了,过两天就做得好。”
“肘子都写出来了?!”田睿倒是喜出望外:“谢谢张哥,谢谢费哥!”
“这位是……”费观又看向明夷。
“这是是大闲人。”周至笑道:“换蜀都的说法叫‘耍家’,明夷明大哥,他也在蜀大边上开了个小面馆,手艺好得很,不过一般人吃不到他做的菜,算是私房小馆儿,一般只办一两桌。”
“那啥时候一定要品鉴品鉴。”费观笑道。
“怕是不知道要啥时候了。”明夷淡淡地说道:“我那面馆儿也要拆,离开那小院儿,私房小馆儿就没那味儿了。”
费观一愣,初次见面这样说话的,还真少见,一看就不是场面人啊。
周至赶紧打岔:“明哥是挑剔人,开店都要讲求一个氛围的,他以前那个小馆儿是青瓦小院儿,前后还有竹林,马路对过就是府河江边,漂亮得很。”
“这个房间的氛围也不错,展示柜里边的东西都是真品,有几件好像是翰雅斋出来的?”
“哪几件?”费观好惊讶,这里陈列的瓷器好几件的确是他帮忙搞来的,但是他自己都记不大清楚是哪几件了。
“那几件康熙和光绪的盘子,还成系列了,老康冰梅纹,喜字纹,小康缠枝莲纹,花鸟图纹的,我记得都是你们柜台上摆过。”
“你这记性,活该读书厉害。”张诚竖起了大拇指:“还是年前的事儿了吧?那次你过来就扫了一眼,就都记住了!”
“没错,那四个盘子都是柜台上出来的,俩老俩小,东西不大,但都是官窑的,都选的中间团花边上一圈装饰的图案,风格还算是比较统一的。”
“除了四个盘子,还有好些杂项也是翰雅出来的,只不过你可能没有注意,这个鱼型筷架,暗花象牙嵌银筷子,这个斑竹筷筒,其实都是。”
这里展示的文物大多和餐饮有关系,麦小苗问道:“咦,这个和笔筒怎么分别?”
“其实都一样,好多书法爱好者用的笔筒,其实就是文玩市场上淘来的老筷筒,老筷筒打扫得情况,用的人多,包浆其实比笔筒还好看。”周至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