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九百章 文化符号的演变

第两千九百章 文化符号的演变

    第两千九百章 文化符号的演变 (第2/3页)

国时期,吴地康居国僧人康僧会译《弥兰经》云:“海有神鱼,其名摩羯,触败其船,众皆丧身,弥兰骑板,仅而获免。”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有:“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两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此期佛经沿袭了印度传统的破坏力、吞噬力,强调摩羯刚健、凶猛,借此引起受众的惧惮之心。

    北魏后,摩羯成为罪孽之人来生的化身,以巨大体量承载苦痛,闻妙乐佛音而持戒,苦竭命终,甚至以肉身布施由人分食,使人们脱离饥饿和疾病的痛苦,得以转世。

    刚好同期黄道十二宫也得以传入,而十二宫中的摩羯宫的梵文Makara与佛教摩羯的读音像类似,因此当时民众认为星宫摩羯与器物纹饰摩羯是一种神兽。

    占星算命经过唐五代的酝酿,在宋代逐步完善发展为显学。宋代文人平日对自己星命很在意,或找术士推占探讨,或自己推算,有相当部份人熟悉自己星盘命局,时常推究揣摩,热衷于星命推占为一时风气。

    在星象影响下,佛教出现了以黄道十二宫与七曜等配合阐释个人吉凶祸福的《灵台经》,道书《道门定制》也出现了“天蝎宫尊神”“人马宫尊神”等名号,道教内丹修炼重视选取十二宫方位时机来吸取光芒,社会对摩羯宫有了自觉认知。

    占星术认为,出生时太阳所在位置为“命宫”,月亮所在位置为“身宫”,二宫其一居于摩羯则人事不达,宜退不宜进。

    持有此论的始作俑者是韩愈,在他的时代,十二宫和二十八宿就已经被结合了起来,韩愈作《三星行》诗抱怨命途多舛:“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无善名已闻,无恶声已。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嗟汝牛与斗,汝独不能神。”

    诗中“斗”“牛”,“箕”三星对应摩羯座。

    苏轼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