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九百一十四章 著作等身

第两千九百一十四章 著作等身

    第两千九百一十四章 著作等身 (第2/3页)

   五年后经人搭救,方才从流放途中召回,发回原籍,削职为民。

    李调元深感仕途坎坷,吉凶莫测,于是绝意仕进。有人劝他设法复职,他以东坡诗咏答说:“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又在《小西湖看荷》一诗中写道:“谁开玉镜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长羡鸳鸯清到底,一生受用藕花香。”与官场彻底决裂、洁身自好,著述终老。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庸俗的官僚,却多了一个志趣山水的诗人,戏剧评论家,文学家,书画家,留下了无数的趣闻轶事。

    他给后人留下了一百五十多部著作,后人评价“蜀中著述之富,费密之后无与匹敌”。

    蜀中多出怪才,李调元是其一,他父亲李化楠,也是进士,做过府台同知,一生力行善事,任上颇有政声,著有《万善书稿》、《石亭诗集》、《醒园录》等书。因为感慨蜀中书少,李化楠尤喜藏书,只要遇到前朝珍稀本、善本,不惜重金求购。在浙江、河北任知县、知府时,遍购古今珍贵书籍。

    李调元受此影响,从小也是个“书迷”,李调元受父亲影响,自幼爱好读书,涉猎范围极广,凡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天文地理,无所不览。

    从ZJ省亲返川的时候,将父所购书籍船装航行数千里运回老家入书库。成年后购买珍稀善本书籍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在做官期间,“所得俸,悉以购书”。

    因为比自己父亲多了翰林和吏部任职的机会,因此除了“购书癖”外,李调元还比自己父亲还多了一道“抄书癖”。凡家中所无之书,即借别人所藏图书抄写。

    在吏部和翰林任职期间,李调元借机饱读大内典籍、御库秘本,勤奋披阅、抄录,“于是内府秘藏,几乎家有其书矣”。

    奉旨外巡期间,虽不能埋头读书,但在“公余之暇,犹手不释卷”。

    李调元罢官后,在其父亲李化楠修建的醒园居住期间。建楼一座,名曰“万卷楼”。将一生收藏收在其中,共计十万卷,藏书“分经、史、子、集四十橱,内多宋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