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对马岛和济州岛 (第1/3页)
织田信长在日本名气很大,是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
所谓的日本战国三英杰,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为统一日本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战国大名,他们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将日本的战国乱世彻底打破,原本只是尾张国的小大名,后于桶狭间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日本。
通过拥护割据地方的势力足利义昭上洛逐渐控制京都,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
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等等革新政策,开拓了日本通向近代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
在1568年至1582年间,织田信长成为掌握日本政治局势的领导人,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二百年的室町幕府,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
只是即将一统全日本前夕,于京都本能寺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切腹自杀,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但是,他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对日本的发展影响巨大,甚至在近代依旧有人推崇。
“织田信长,德川家康”
魏广德嘴里喃喃低语两句,他可是清楚的记得织田信长死后,日本是被丰臣秀吉统一,然后还发动侵朝战争,被明军击败,而当时率兵赴朝鲜救援的大将就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
轻轻敲击桌面,魏广德忽然开口问道:“织田信长手下有那些独当一面的大将,还要有重要的家臣,名字你都记得吗?”
魏广德忽然反应过来,织田信长没几年可活,可他积蓄的庞大实力不可能一下子土崩瓦解。
最终,织田氏应该会被家族子弟和重要家臣瓜分。
魏广德没有去问织田氏家族子弟,因为他们就算继承织田信长的遗产,依旧会姓织田氏,绝对不可能改姓丰臣,所以完全可以排除。
于是,能够不是织田氏家族子弟,又能继承织田氏实力的,也只能是重要的家臣,他们有足够影响力收拢织田氏人马。
或许,丰臣秀吉就是通过继承织田信长的实力,从而完成了统一日本的战略。
刘守有听到魏广德的话,马上正色答道:“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丹羽长秀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林秀贞.佐久间信盛.”
刘守有缓缓念出他记得的名字,这些其实也在锦衣卫密探侦查范围内。
毕竟,织田信长的实力在倭国太强大,几乎已经可以说成为倭国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王,比那什么天皇有实力的多,只是影响力稍微弱一点点。
“等等,这个羽柴秀吉是什么情况?”
在刘守有念出的名字里,并没有姓丰臣的人,但魏广德却听到有人名叫秀吉,于是果断打断发问。
毕竟,要继承织田信长留下来的庞大势力,必然是在织田家族中地位很高的人。
刘守有念出的名字,很可能是根据其在家族中地位排序来念的。
也就是说,这个名叫秀吉的人,在织田家族家臣排位里,是在第五位,名次不可谓不高。
想到排名第五,魏广德心里忽然又是一动。
宫里三位就不说了,那是皇室,可以说是真正掌握大明权利的人。
那其他人,说起来也就是皇室的家臣,虽然名义上是朝廷重臣。
如果排位的话
冯保、张居正肯定要算前两位,然后两宫身边的大太监,话语权也不会低,别看人家不怎么和前朝接触,那只是避嫌。
按制,后宫的太监可以名正言顺和前朝联系的,也只有内相一人,因为要保证内外朝政令统一,还得是在得到皇帝、太后许可的情况下进行。
其他太监如果干涉外朝,就有太监干政的嫌疑。
这么算起来,他魏广德也只能说是大明地位前五的重臣,在朝堂上当然是排第二。
而这时候的刘守有自然不会知道魏广德这会儿心里盘算了这么多,但他也在脑海里搜寻到关于这羽柴秀吉的信息,缓缓开口念了出来。
“羽柴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