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加大贸易 (第2/3页)
那些矿山该收归朝廷,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但是,火药局的事儿,魏广德却不得不上心。
于是,接下来,魏广德又把王恭厂的情况和张居正说了说。
“工部和兵部都不清楚王恭厂里到底储存了多少火药,但是估计至少二、三十万斤以上,甚至五六十万斤,毕竟近些年九边火药的消耗减少许多,也就是辽东、蓟镇和水师那边训练耗费多些。”
魏广德说起火药局的情况,张居正其实完全不理解魏广德怎么想着说这个事儿。
毕竟,火药局不归朝廷管辖,是内廷的衙门。
看张居正一脸莫名其妙的样子,魏广德不得不直接挑明了说道:“叔大兄,几十万斤火药存放在城里,你不觉得很危险吗?
京师人口众多,一旦火药库有丁点闪失,整个西南城可就危险了。
周围还有大量百姓居住,后果简直不敢想,更别说惊扰宫里。”
“不至于吧。”
听到魏广德这话,张居正犹豫着说道,“这王恭厂都多少年了,从未出过闪失.”
“正因为没有出过闪失,所以我才愈发担心。
这大明朝廷各处要地,除了玄武湖上黄册库外,其他什么地方没烧过。”
魏广德截下张居正话头说道。
听他这么说,张居正也理解。
遇事儿就是怕万一,正因为从未出过纰漏,时间长了难免心生惫懒,然后就容易发生意外。
大明朝各处时时刻刻都有警示,现在各城夜里都有打更值夜,可依旧不时发生火灾。
“那你是什么意思?”
张居正开口问道。
“在城外择地单独建一座卫城存放火药,可以选择通州方向,借用水运方便快捷运送。
几十万斤火药存放在城里,总感觉不安全。
另外,火药存量也须得严格控制,达到一定标准要么发往各地,要么控制产量。
总之,库房里不能存放太多。”
魏广德说出他的想法,单独建城存放,严格控制城里火药存量。
如果火药局存放了二三十万斤火药,那相当于后世一百五十吨火药。
就算这个时代火药配方缘故,威力不足,但上百吨爆炸的威力,都不用想也能知道有多恐怖。
也难怪天启大爆炸让整个京城震动,能不震动吗?
“可现在朝廷的财政,根本不可能有钱财建一座卫城存放火药。”
张居正面露难色,说道。
“叔大兄,我也没说马上就要开工。
这个时候,就算让工部大兴工程也没法做不是。
我想的是,让工部协同兵部在京城附近选址,等两年朝廷财政缓过来了就立马开工,尽快把火药局搬出去,城里只保留一定的火药存量即可。”
这会儿,朝廷忙着准备皇帝大婚,哪有余力筑城。
“等两年。”
张居正听出魏广德话里的意思,莫不是打算等两年从倭国发了大财再做这个事儿。
如果,真能拿下那什么石见银山,一年二百万两银子入库的话,还真有能力把卫城建起来。
甚至,还可以把嘉靖朝被束之高阁的京师东西北三面城墙也建好。
魏广德其实没想着要大建城墙,有那闲工夫,还不如砸钱建设军队,让明军边军大规模换装,按照戚继光车营在各镇都建立起武装,这样明军就算离开城池保护也有一战之力。
甚至,魏广德还想着京营也大规模改造,缩编成十营,分别设立左右马营和前中后左右五步营,再设两车营和一个辎重营,让京营具备一定出征的能力,至少京畿附近可以进行一定的攻伐能力。
御马监那里的武装,魏广德不便管也不敢管,但京营,朝廷还是能说上话的。
别说京营是勋贵把持,但实际大权在兵部侍郎,京营戎政手中。
现在的京营戎政是曾省吾兼着,张科还不能插手。
张居正和魏广德都没有把事情在细化,只是达成了表面的一致。
他们都需要倭国的金山银山,好补充大明的财政。
“东海水师需要加强。”
张居正只是对魏广德淡淡说了句。
“等使团抵京后,南海水师抽调部分精锐留在东海水师。”
魏广德也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