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因果二字,向来不饶人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因果二字,向来不饶人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因果二字,向来不饶人 (第3/3页)

事会的工作成果,每年能保证三百万银左右的白银流入,就是佩托不还钱了,大明也一点不亏,他还的每一厘银,都算是大明赚的。

    朱翊钧和姚光启、阎士选聊了很久关于环太商盟的情况,环太商盟最多的事儿,就是调节各种贸易纠纷,这些贸易纠纷里,其实大多数都是劫掠,赎回船只,大明《海洋贸易法》在快速完善之中。

    劫掠行为是决不允许的,惩罚的措施,是三个总督府,联合金山水师对这些海寇进行清缴。

    里面也有一些疑难案件需要处置。

    吕宋总督府扣了智利总督府三条船,已经长达一年之久,智利理事要求放船并且赔偿损失,吕宋则坚持不肯放船,甚至要处决其中七名智利船员,因为这三条船上,有足足七千斤的阿片球。

    如果是几斤的量,还能说是船员夹带私货,足足七千斤,可见是船只的集体行为。

    这个案子,环太商盟所属的海洋法庭进行了审讯后,最终认定吕宋处置是正义的,引起了智利理事的强烈反对。

    “这案子,王谦奏闻过,他做得对,敢在大明领海贩卖阿片,就是找死,为此大明甚至处决了数十名海防巡检,他们蛮夷到了大明的地界,就要遵守大明的律法!”朱翊钧表明了他这个皇帝的态度。

    船是海防巡检扣的,人是王谦主张要杀的。

    这个判罚让智利方面十分的不满,认为环太商盟理事会失去了理事会中立立场,完全偏袒了明属总督府,而歧视他们这些海外夷人,才如此判罚。

    姚光启是个狠人,根本就不惯着这个智利理事,把大明之前判罚的案例,全都甩在了这理事的脸上,告诉他,海洋贸易法就是这么规定。

    商船走贩阿片,一斤处斩,五十斤连坐,吕宋总督府扣船、处斩涉事船员,都是遵守了海洋贸易法。

    这位智利理事,还要联合墨西哥理事、秘鲁理事来反抗这种偏袒和不公,但墨西哥理事和秘鲁理事,都没搭理他。

    上一次西班牙特使索伦,都因为贩卖阿片,被大明给斩首示众了,连费利佩都没有过分纠缠,而是以个人行为搪塞过去。

    蛮夷就是这样,能不讲理就绝不会讲理,但凡是讲一点道理,都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陛下,有件事,理事会分歧也很大,熊廷弼在倭国关东平原建立了江户城,要加入环太商盟。”姚光启说起了一件难办的事儿,这件事的难点在于,熊廷弼没有关东平原建立有效统治,算不上是总督府。

    总督府也是有标准的,没有建立有效统治,顶多算是个开拓者,今天准了江户城加入,第二天,熊廷弼被倭人赶下了海,把江户城赶出去?这样看起来有点太儿戏了。

    环太商盟,可是大明很严肃的外交衙司,如此朝令夕改,只会让同僚们笑话。

    “这倒也是。”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就暂且以待考察者的身份加入,限期三年吧,如果三年后,熊廷弼在关东平原依旧稳如泰山,朕给他设立新的江户总督府,这样一来,他就名正言顺了。”

    这就是折中一下,不符合条件,可以降低一下标准,先走着流程。

    江户城以一城的身份,以待考察者加入环太商盟,依托的是皇帝的保举和信誉,一旦熊廷弼失利,他丢的不是他自己的人,皇帝跟着他一起丢人现眼。

    “对于黄金宝钞海外推行之事,二位如何看待?”朱翊钧问起了黄金宝钞海外推行之事。

    “这个…”姚光启和阎士选互相看了一眼,彼此的眼中,全都是为难。

    姚光启觉得这就是礼部那些大老爷们,一拍脑门的决定,没钱用、缺钱用的地方,比如大明腹地、吕宋、旧港这些地方,只能用宝钞,连不怎么缺贵金属的金池总督府,都不用黄金宝钞。

    想要推行黄金宝钞,这不是肉食者的一厢情愿是什么?

    这不是两个人想想办法就能解决的问题,是根本无从下手。

    “很困难?”朱翊钧疑惑的问道。

    姚光启点头说道:“非常困难,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墨西哥、秘鲁这几个总督府,根本不需要宝钞,他们的银子,还要送到大明来。”

    货币这个东西,是依赖于货物而存在。

    大明这种生产力,造成货物规模十分庞大,在加上几乎没有产出的贵金属,才不得不推出黄金宝钞去使用。

    贵金属比较多,货物规模比较小的地方,贵金属货币完全满足使用需要,推行纸钞,真的真的非常困难。

    “朕跟礼部的说一声,暂缓推行吧。”朱翊钧察觉到了事不可为,让礼部暂停推行黄金宝钞的推行。

    没有施政条件,强行推行的结果,只有不了了之。

    朱翊钧和姚光启详细了解了环太商盟的第二件大事,关于商品定价的问题。

    之前的贸易,一直是随行就市,市场的普遍价格购买,但这种定价方式,导致了大明实际上亏钱了。

    原因也很简单,大帆船到港的时间,正是茶叶、丝绸、棉布、毛料等价格最低的时候,比如丝绸,春天桑蚕吐丝,生丝变成丝绸上市的时间,正好是大帆船到港时间。

    大帆船贸易是大明重要的出口手段,一到这个季节,大量的货物,都会源源不断的涌入几个市舶司,尤其是涌入松江府,堆积在了港口的货仓之中,这就导致彼此竞争压价,价格比较低。

    对外贸易能换取真金白银,而卖到大明本地,货物价格不高,利润不大,有的时候,收到的还是黄金宝钞,货物聚集在松江府,就不意外了。

    真金白银,谁都喜欢。

    种种原因,导致环太商盟理事会,决定进行全年价格平均定价的方式。

    “松江远洋商行,是鼎力支持的,但小的商户,不肯答应。”姚光启讲明其中困局,不光是东太三个总督府反对,连大明的小商小贩也非常反对。

    一旦采用全年价格平均定价,那么资产规模小的商贾,就没有一点机会了。

    泰西商人,为何不从远洋商行这种大商号订货?价格一样,质量还有保证,规模较小的商贾,只能靠降低价格,减少一点利润,换取订单。

    “就成本而言,小商户的成本必然高于大商号,真的竞价的话,小的商贾,更无力抵抗。”朱翊钧立刻说道。

    松江府有一个庞然大物藏在水面之下,那就是垄断资本正在形成。

    以孙克弘的远洋商行为例,他们只要把棉布,在成本线上进行销售,只要三年,就能把这些只想着出海、外贸为主导的小商贾彻底打死,进而完成垄断,获得完全的定价权。

    这么长的时间,松江远洋商行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不敢这么做,就是怕朝廷觉得他这头猪已经肥了,可以宰了。

    有些时候,松江远洋商行不得以没货为由,让出部分商品,以防止被松江知府视为吃独食,兼并垄断的不义商贾。

    自从万历维新开始,张居正就反复强调,天下困于兼并,早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在士农工商这些领域,都要抑制兼并、垄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