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真是开了眼啊! (第3/3页)
“哎呀,这可真是盛情难却了。”李学武感慨着说道:“帮我跟陆副主任说声对不起,再说声谢谢。”
“这样吧。”李学武看了看桌面玻璃压着的日历说道:“年前我要是能去上就给您打电话,要是去不上,那年后从京城回来我一定到奉城拜访您二位。”
“那就这么说定了。”胡可在电话里讲道:“陆副主任让我说给你,到了辽东就是到自己家了,有什么困难千万别客气,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我也是这么个意思,辽东工业就是要齐心协力,你来辽东发展,我们万万没有站着看热闹的道理。”
他最后讲道:“行了,就这么点事,等你忙完这一阵咱们再好好聊聊。”
这也是个人精,只不过豪爽和义气遮掩了那份精明与市侩。辽东工业一把,是一般人能见得着的吗?
更别说这般嘘寒问暖,拍胸脯称兄道弟了。李学武要还是红星厂保卫科的一名干事,人家知道他是谁啊。
不过职场就是这样,三分真心掺着七分假意,互相理解最适合不过了。你要耍尽聪明,没人会跟你玩客套,你要太实诚,人家会当你是傻哔。
你看胡可说的这么客气,还不是看上他的身份地位了,辽东工业企业一把多了,有几个能吃他的请啊,还把辽东主管工业的陆副主任搬出来了。
红星钢铁集团的影响力能辐射到整个渤海湾,甚至在多个内陆城市有深远的影响力。要不是有这份发展实力,辽东工业会拿他当瓣蒜?
一下子在营城投资了八千万建港务贸易区,甚至比滨城现在的港口还要先进,规模更大。
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投资也超过了一千万,在奉城和其他几个城市多有投资。
这么说吧,胡可要想在辽东打开工业发展这扇大门,不是没有其他途径,但用红星钢铁集团这把钥匙是最容易,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他不虚着李学武虚着谁?
李学武在前阶段竞争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组长位置的时候,胡可是什么时候去摇旗呐喊的?
没错,刚刚决出胜负。
很明显的,这老兄一直安排人盯着集团那边的动静,就等着尘埃落定之时攀交情了。
他才是一点亏都不吃呢。
李学武没必要给他面子,可也不会恶了这层关系,看人下菜碟这种事他也喜欢干。
政治上要没有先见之明和绝对把握,谁敢炒冷灶,所以谁都别嫌弃谁。
李学武之所以留出时间,就是不想表现的太积极了。说白了,辽东需要红星钢铁集团的工业投资和技术影响。真能以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打造一条工业巨舰,那搁谁身上都是十分愿意的。
红星钢铁集团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管理有管理,重要的是他们更有发展潜力。
轻重工业混合发展,打通上下游壁垒,完成钢铁企业向相关领域蔓延发展,这是妥妥的大企业啊。
一旦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运营起来,必然会带动其他工业企业在技术革新、生产变革、管理换代等方向实现新时期重大突破。
这个时候辽东就需要一只领头羊,跑的越快越好,就像辽西的一七厂那样。
现在看来,红星钢铁集团比一七厂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更符合辽东的工业发展脉搏。
所以现在看是合则两利的局面,李学武在辽东就如胡可所说的那样,一定会顺风顺水。无论是谁在那个位置上,都会保证这只下金蛋的鸡不受影响。
要怎么才能掌握这只下金蛋的鸡,是李学武当前最紧要的工作,也是他最需要达成的目标。
——
“那位还在看资料?”
杨叔兴从走廊路过,见尹忠耀的办公室里就他自己,瞅了一眼李学武办公室的方向,这便进了屋。
尹忠耀抬起头见是他,笑着从办公桌后面起身,端着茶杯说道:“刚刚到任嘛,不都这样。”
“快一周了吧?”杨叔兴从茶柜里自己找了茶杯,借了尹忠耀的茶叶自己动手泡了一杯。“该不会是要写什么长篇大论,震我们一下子吧。”
他好笑地端着茶杯走到沙发边上坐下,别有意味地说道:“咱们这位领导可是集团第一笔杆子呢。”
“长篇大论我都不怕。”尹忠耀给自己的茶杯里续了热水也来到沙发边上坐下,慢饮了一口,这才淡淡地说道:“我就怕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啊。”
“憋了这么久,一定是有什么目的。”杨叔兴一脸笃定地讲道:“我是怕他打脑袋后头过来啊。”
“怕有什么用。”尹忠耀满不在乎地说道:“且先看着吧,有人比咱们先跳脚呢。”
“呵呵呵——”杨叔兴轻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那位也是硬脾气,早先听说两人关系很不错的,后来因为董主任的事闹的太僵了。”
“怨谁?还不是他上进心切。”尹忠耀吹了吹茶杯里的茶叶,道:“有此下场也是活该。”
杨叔兴对这话却是有些别的想法。想当初这尹忠耀也是杨书记的人,跟杨宗芳一个路数。
只是从一开始两人就尿不到一个壶里,谁都不服谁。
杨宗芳刚来钢城的时候跟董文学配合的相当默契,再有李学武在京城照应,他过的很是潇洒。
再看尹忠耀,比杨宗芳岁数大,资历深,跟杨书记的时间也更久。当时尹忠耀觉得两人都是杨书记布置在钢城的,那一定是要好好合作的。
只是这合作也有个大小,尹忠耀自然不会听杨宗芳的,可没想到杨宗芳也没打算听他的。
董文学十分信任杨宗芳,给了他大刀阔斧干事业的机会。刚刚提上来的杨宗芳也急于做出一番事业表现自己,哪里听得进去尹忠耀的低调之言。
两人就从这里开始便闹僵了,没再提什么合作的事。
而杨宗芳也不是个狠角色,当初明明知道杨书记要走了,还敢站出来搅局。
是,私下里大家都说他仁义,说他有义气,可结果如何?
李学武那人是好相与的?董文学是他的老师,也是师徒两个布置辽东的关键。现在他想砍树摘桃子,别说李学武这样的狠角色,就是董文学也不干啊。
结果就是一夜之间,杨宗芳从炙手可热换到了冷板凳上,要不是他没什么疏漏,以李学武的果决一定是要弄掉他的,哪里容许他如此撒野。
董文学在钢城站稳了脚跟,对杨宗芳始终边缘化处理,没压着他,也没用他。
杨宗芳也识趣,没主动,也没服软,就这么支棱着,直到李学武要来辽东了。
连杨叔兴都能看得出他着急了,当谁都是瞎子不成?
只是李学武在京城,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是集团秘书长的身份,身上还有着大获全胜的气势。
你再看看他,死气沉沉的还想上位呢?
只是有些话别人能说,他尹忠耀说不得。这两句看似是批评杨宗芳不识时务,可不也是说杨书记连累了他们嘛,这是在指责杨元松吗?
老领导了,这般诋毁,可见尹忠耀的人品如何了。
说实在的,杨叔兴实在不想与之为伍,只是班子里就这么几个人,他能圈着谁去。
刘永年和王淑琼明显不想掺和这些的,早就等着新领导到来,好开启新的工作征程。
像是他们这些“旧人”终究是要被嫌弃,被忌惮,甚至被丢到垃圾堆里的。
对于董文学来说三年是一届,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啊。从65年冬天到现在,已经第四年了。
要不是来钢城,留在机关里,说不定现在也能执掌一方了。你看纪久征不就是跟他们一样,曾经也是处室副职,现在他都支棱起来了。
联合能源总公司啊,光是注资就超过了几百万,看着真叫人眼馋啊。
谁不想当一把,谁不想执掌一方,这心里的渴望越大,心里的怨气越多。
“也不一定呢。”杨叔兴整理好了思绪,笑着说道:“万一两人又能聊得来了呢。”
“呵呵,秘书长啊——”尹忠耀看着茶杯里的茶叶意味深长地说道:“现在人家是秘书长,他算哪个份儿上的。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啊。”
“且等着吧,没见老廖都栽了各跟头嘛。”
他抬起目光看向侧面坐着的杨叔兴说道:“我倒是想要看看,他憋了这么久的火到底在哪烧起来。”
“要不要……”杨叔兴挑了挑眉毛,似笑非笑地讲道:“我年前得请假回家一趟,老岳父病了。”
“呵呵,你真是会挑时候。”
尹忠耀有些不满地瞪了他一眼,道:“本来我也想让我老丈人‘病’一下的,倒是让你抢先了。”
“得嘞,谁先说就是谁的。”
杨叔兴喝了茶杯里的茶,站起身说道:“等我请了假,回来给你带京城特产。”
“我真是谢谢你了。”尹忠耀起身送他,好笑地说道:“要不是你提醒我,我都忘了自己是哪儿的人了。”
“反正不是钢城人,对吧?”
杨叔兴回头笑了笑,满眼的调侃,却得了尹忠耀一恶搞大白眼,两人也算是有了默契。
走廊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忙碌,新领导的到来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大家也有些忍不住了。
虽然还是会揣测新领导的脾气,只是万万没有因为新领导而耽误正常工作和生活的。
所以很快的,以前什么样,现在大家还什么样,就是在新领导办公室附近会谨慎一点。
有人已经打听到,新领导将65年到现在的所有决策文件都看了个遍,比审计还要认真。
听说那笔记都记录了两三本,看起来不像是来干事的,倒像是来调研的。
年底了,办公会议还没有要开的意思,大家该怎么过年,怎么值班,怎么倒休,还得看领导的意思。
真要滕到年根底下去,大家怕不是要骂娘了。
谁家没有老人,谁家没有亲朋故旧的,这要是没有个安排,怎么过这个年啊。
嘿!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张恩远拿着领导签字的通知交到了办公室这边。
没有会议讨论,直接下命令,真是开了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