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82章 万王之王

第82章 万王之王

    第82章 万王之王 (第2/3页)

时,后来与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私通,被二凤腰斩。

    到了我们现代,印度因为经历了一次次的被征服,其民不知其史,《大唐西域记》就成了研究印度史的最权威的资料。

    百年前殖民印度的英国人发出过感叹:中世纪的印度历史漆黑一片,玄奘是唯一的亮光。

    印度的诸多遗迹,包括最重要的那烂陀寺的遗迹都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录挖掘出来了。

    以及印度国徽的四只狮子是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而这个石柱也是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挖掘出来的。

    当年的玄奘大师可能怎么都想不到,当初随口所言的一句“并辔长途,未可知也”,竟在一千多年后成为了现实。】

    仔细看着光幕上三位僧人的记录,一位在乱世时一去不复返,这个众人倒是还能理解一点,毕竟彼时乱世,难于自保,安享僧人的天竺乐土不失为一个选择。

    而第二位则就让贞观君臣有点意见了。

    “若以印度为正,那将置中原、中华、中夏、中国于何处?其心可诛!”

    魏征最为言辞激烈:

    “何为正?中也。若有此言,则彼辈之中国乃是印度,而非华夏,此乃背德忘祖之言!”

    此刻魏征深刻明白了什么叫做精神印度僧,并且打从心底嫌弃不已。

    既然以印度为中国,何苦留在大唐?西域尽通,大可仿佛教先贤身奔印度,何苦在华夏发此贬损国格之言?

    至于后面称唐为蔑戾车的言论则更是让贞观君臣皱眉。

    “这印度,真是不识好歹!”

    李世民心中还装着武后啦、夺位啦等事情,此时心情差得很,当即发作,暴跳如雷:

    “番邦蕞尔,夜郎自大!以种姓奴民还敢称我唐轻人贱法?”

    “被连番征服十一次还敢以中国自居?武功无分毫,胆气无半分,迟早要汝等好看!”

    此时反而需要贞观君臣来拉劝他们陛下了,毕竟再这么骂下去,他们很担心陛下的头风之疾再次发作。

    不过心底也是对这印度半分好感也无,毕竟光幕中的后辈也说了,后世立国之后这印度又贼心不死主动挑事儿,还是被收拾了一顿才又安生一段时间。

    干脆咱们自己打下来算了!

    此刻几位臣子心中达成了共识。

    而对于玄奘,李世民的评价简简单单只有一个字:

    “好!”

    西域顺利攻伐,既有自己的英明裁决,又有这玄奘归来主动阐述地理情报,对此李世民还是分得清楚的。

    因此对于如今还没踏上西行路的玄奘,李世民几乎转瞬间便计划出来好几套办法。

    玄奘一人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