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明的兴衰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明的兴衰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明的兴衰 (第3/3页)

不过,宣传之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张扬。‘步盘术’的精髓在于内心的感悟和身体的修炼,而非表面的形式。”

    韩朔郑重地点头:“王爷放心,我定会谨记于心。”

    休息片刻后,朱瀚站起身来,说道:“接下来,咱们进行第三步,收。走完一段路后,如何收住脚步,平稳停下,这也是一门学问。

    收步时,要逐渐减缓速度,先脚尖点地,再缓缓放下脚跟,同时身体重心慢慢转移,保持身体的平衡。”

    众人再次起身,按照朱瀚的指导进行收步练习。

    这一次,大家都格外专注,努力掌握收步的技巧。

    白榆在收步时,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朱瀚立刻上前扶住他:“白榆,莫慌。收步时要更加细腻,感受身体重心的变化。多练习几次,自然就能掌握。”

    白榆感激地看了朱瀚一眼,继续认真练习。

    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能够平稳地收住脚步,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众人虽然都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朱瀚看着大家,说道:“今日只是‘步盘术’的开端,后续还有许多内容需要学习。希望大家回去后能勤加练习,不断感悟。”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会认真练习。

    白簪走到朱瀚面前,感激地说:“王爷,多谢您对白榆的教导。这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真是他的福气。”

    朱瀚微笑着说:“白簪,不必客气。白榆是个好苗子,我相信他一定能学好‘步盘术’。而且,这‘步盘术’不仅对白榆有益,对咱们大明的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白簪点头:“王爷说得是。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习‘步盘术’,让大明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众人散去后,朱瀚和朱标回到书房。朱标坐在桌前,若有所思地说:“皇叔,今日学习‘步盘术’,让我对‘稳、直、收’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觉得,这不仅是走路的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朱瀚赞许地看着朱标:“标儿,你能有这样的感悟,很好。为人处世,就如同走‘步盘术’,要站得稳,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要走得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收得回,懂得适时进退,不盲目冲动。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立足。”

    朱标认真地点头:“皇叔,我记下了。我一定会将这些道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像您所说的那样,站得住、走得直、收得回的人。”

    朱瀚欣慰地笑了:“标儿,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身为太子,未来的大明江山将由你掌控。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大明的兴衰。所以,你更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朱标神情庄重地说:“皇叔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您和父皇的期望。我会努力学习,为将来治理好国家做好准备。”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朱元璋大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笑容,说道:“朕听闻今日你们在练习‘步盘术’,感觉如何?”

    朱瀚和朱标连忙起身行礼。

    朱瀚笑道:“皇兄,今日只是初步教学,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也都有所收获。标儿还提出要将‘步盘术’推广到太学中去,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

    朱元璋眼睛一亮,看向朱标:“标儿,你有这份心,很好。这‘步盘术’确实对年轻人的成长大有裨益。不过,推广之事要妥善安排,不可急于求成。”

    朱标点头:“父皇放心,儿臣已经和皇叔商量过,会先在太学中进行试点,再根据情况逐步扩大范围。”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朕今日来,还有一事要与你们商量。近日,京城中来了一些外地的学子,他们听闻了‘步盘术’之事,纷纷表示想要学习。朕觉得,这是一个让‘步盘术’传播得更广的好机会。”

    朱瀚思索片刻,说道:“皇兄,此事可行。不过,外地学子众多,咱们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场所进行教学。而且,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指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