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山中族群 (第2/3页)
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所以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远来即客”的习俗,外来的人就是群落的贵客,当年的张贤正是跟着徐在良就在这里蹭过饭,所以他才有把握说带着大家去吃大餐。
到了山脚下,大家就才发现这里是一个地势相对平坦的小山谷。还有一些稀稀落落种着不知名的的青菜或者谷类作物的田地,正好有一个穿着明显跟外面不一样的人在那打理田地。从长相、穿着、肤色来看,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果然跟外面的世界不是一个画风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原始民族。
一行二十余人,就是不说话,也有一种浩浩荡荡的声势,所以那人自然也发现了这一大帮“不速之客”,只见他扔下了手里的工具,大叫了一声不知道什么话,就跑回了屋子那边。
大家摸不着头脑。问张贤什么意思,不过他也不太懂山族的语言,毕竟接触得少,这些山林里的人又不说万山县或者漓水地区的方言,更不可能会说华夏普通话,而对于少数民族语言,张贤懂得最多的是壮语,能听懂,还能简单说几句,因为奶奶刘阿中那边就是壮族的。其他的少数民族语言只能靠连蒙带猜瞎比划了,在他的印象中,山族的语言发音有点接近壮语,但又有很大不同。所以,按照刚才的情形,琢磨了一下,张贤给大家的回答是那个人应该喊的是类似于“啊,有人来了”的话。
穿过一道简易的篱笆,大家来到了木屋竹屋构成的寨子前。这个时候屋前已经聚集了乌拉拉的一帮人,根据张贤的记忆,白水涧山族应该不超过二十户人家,看这阵势,肯定是整个群落的人都出动了。
青壮年簇拥着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后面偷偷地好奇打望,这让外来的一群人有点紧张,毕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在张贤还是比较淡定的,他还记得为首的那个老人是这里的族长,当时跟外公徐在良到这里时就是这个老人接待的,只不过过去了这么多年,外公已过世,张贤也年长了几岁,这个族长看上去更显得“老态龙钟”了。
不过张贤知道,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