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我终为帝矣(二) (第3/3页)
一段对话吧。却是隽不疑叫下属逮捕该男子,有人劝他说:“此人是不是卫太子还没弄清楚,还是等等再说吧。”
隽不疑回答说:“诸君何必畏惧卫太子呢?春秋时期卫国太子蒯聩因违抗他的父亲卫灵公之命,而逃亡国外。
后来卫灵公死后,蒯聩的儿子蒯辄继承了君位,这时蒯聩请求回国,而蒯辄为维护卫灵公的权威拒绝了蒯聩的要求。
孔子在《春秋》中对此给予肯定。本朝的卫太子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而没有接受死刑的处罚,现在又自己来到,这是朝廷的罪人!”
从隽不疑与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也确定不了卫太子是否还活着。
例证三:消息传出后,前来围观的长安百姓有数万之多。
为防止意外,右将军率军来到北阙下,以防备发生不测之事。
一个男子,只因打着卫太子的旗号,就引来了数万百姓围观。
显见卫太子还活着的谣言在民间传布甚广。
最高领导人确定不了卫太子的生死,百官确定不了卫太子的生死,百姓对卫太子充满了好奇,
由此可以推测自巫蛊之祸以来,关于卫太子社会上一直流传着卫太子还在人间的谣言,并且势头很盛。
也正因如此,该男子才敢冒充卫太子以期获得暴利。
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人对卫太子的同情。
因为同情他的遭遇,所以不愿意接受他死亡这一事实,于是就有了他还活着的故事。
而从该男子以卫太子的旗号出现后,从当权者霍光以至于文武百官手足无措的表现看,也可看出卫太子刘据三十余年的储君身份所积累下来的巨大的政治权威。
后来被证实是假冒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很生气,打算杀了这个冒牌货。
结果当时的京兆尹隽不疑出面阻止,说刘据已经不是太子而是普通老百姓了,一个老百姓冒充另外一个老百姓,最多算是模仿秀(这里有点现代真人秀的意思),咋能治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