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谁是大英雄 (第2/3页)
服私访,并无专人开道,车马难行,只得弃车步行。刚进了城门,发现城里的算命先生摊子面前排起了长队,“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许辉向一旁的人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连问了好几个人后,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原来民间的百姓本就有厌战情绪,在长安的匈奴细作又造谣说,汉朝现在无将星,根本不适合出兵打仗。以前孝武皇帝有帝国“双子星”卫青、霍去病,他们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辅助孝武皇帝,大汉皇朝才能“百战百胜”,“冠军侯“霍将军、卫大将军死了后,孝武皇帝倾大汉国力,发兵一二十万,死伤无数,才勉强和“弹丸之地“的大宛打了个平手。
这次皇帝又是发兵一二十万,打的却是比大宛强大很多的匈奴,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事情越传越离谱,就连军营中的士兵都拿了朝中各个将军的“生辰八字“去找人算命,看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将星。面对匈奴的剽悍骑兵,这仗还没打,气就已经泄了。
许平君面露愁色,回到宫中便向刘病已说出所见所闻,刘病已听后,也深感在大战前鼓舞士气的必要性,便召集了朝中大臣们对大汉、匈奴之战的准备情况进行廷议。
廷议就是皇帝临时召集公卿百官于朝廷讨论国家政务,制订方针政策的大臣会议。廷议肇始于秦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有两件大事,让大臣们讨论:一是议帝号,议论的结果是创立了皇帝制度。二是要不要实行分封制度,议论的结果是“置诸侯不便”,于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汉初沿袭秦制,朝廷大事诏付。廷议,或称“廷争”、“廷辩”。
在会上,霍光、张安世、韩增和赵充国先后表态,此次出塞的大军兵器、人马、军饷、粮草全都备齐,“万事俱备”,就是全国舆论和士气还差了一点。
大汉国内的反战势力老是说,我们和匈奴和平很多年啦,这样维持下去不是很好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