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历史的长河 (第2/3页)
关键时刻,有一些隐在台前幕后不为人注意的小人物,或者有一些突发的事件剧烈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等人杀死了当时专政的董卓,自恒、灵帝以来,先有“黄巾起义”,后有“董卓专权”,“多灾多难”的大汉皇朝,终于赢来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如果王允能够像一个成熟的政冶家般,休养生息,采取怀柔手段安抚西凉军人的话,也许汉室还有复兴的机会,而不会像后来一样军阀混战,直到迎来三国鼎立的时代才稳定了下来。
然而王充毕竟只是一个庸碌之辈,他上台后不仅专权,而且遇事”独断专行“,不仅副死了当时的名士蔡邕(蔡文姬之父),还坚决要清算以李催、郭汜为首的西凉军人(东汉末年,凉州人士与汉室掌权的关东豪门之间关系,紧张到相互视为仇敌的地步,王允也是关东豪门中的一员,延续了对凉州人的歧视。)。
就在以李催、郭汜“惶惶不可终日”,如“惊弓之鸟”般,准备各自逃命去的时侯,”毒舌“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贾诩以其智谋素为李催、郭汜敬重,于是此计为众人采纳。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互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打败吕布,逼死王允,然后将本就“风雨飘摇”的朝堂又血洗了一遍,经此沧桑巨变,东汉王朝的合法性彻底丧失,统冶秩序崩溃,于是在深渊里越陷越深,直至最后灭亡。
1914年6月28日,那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亚首府萨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