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汉室特色 (第2/3页)
,在本质上继承的是秦法的基础,但这不等于说,汉律就是完全照搬的秦法,法律的制定者们引入了黄老派的思想,所以,汉律相比秦法,变得温和了一些,在许多问题上给人们留下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譬如说秦法规定,所有地区郡县的税赋与刑罚都要做到完全一样,不能搞特殊化;可是,以大汉皇朝如此广大的国土,真能做到完全一样么,所以汉律却进行了变通,使得法律不再像秦法那么刻板。
生活在现代社会时,年轻时的刘病已(胡子睿),曾经也天真的认为,秦代的法律要是能坚持下来就好了。
但是在大汉皇朝,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刘病已(胡子睿)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大汉皇朝,还真的不能完全用秦代的法律。一直坚持那种呆板的做法,就算没有赵高,迟早也会出来给张高,李高......
原因很简单,不谈法律的公平与否,这时代人们的普通素质还理解不了法律的真正含义!当然更加谈不上执行!
所以陈胜、吴广带领了几百个戍卒,在大泽乡把义旗一举,看似强大的秦朝没几年就”土崩瓦解“了!
就拿刍藁税来举例吧,
所谓的刍藁其实就是干草跟秸秆在汉代的名称,是汉代财赋收入的战略性资源。因为这些被征收的刍藁最终是要被拿来当战马的饲料的。
在秦代,刻板的法家官僚只知道要干草跟秸秆,交不上来就用严酷的刑法来逼催。而汉律虽然继承了秦律,但进行了变通。如果今年天气不好,遇到了干旱或者水灾,交不齐刍藁或者干脆自己实在太懒,不愿意那么麻烦的去割干草,那好,官府是可以跟你商量的,只要交钱就可以抵税,而且是”明码实价“!
怎么样,汉朝的这种做法,是不是有似乎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这就对了,后世大明王朝张居正变法时,执行的一条鞭法的原始版本……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法律,秦朝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